就在三五年前海瓜子还只卖四五十元一斤,今年以来海瓜子一路高歌价格猛涨:大规格海瓜子零售170-180元一斤,中等规格海瓜子售价140-150元一斤,小规格海瓜子也要卖130元左右一斤,其售价较去年平均上涨50%左右(去年售价80-120元一斤),堪称惊人价,涨幅之大也为近年来所没有。
海瓜子属于海鲜产品,不属于下饭菜肴,却是喝酒、聚餐时最受魔都市民欢迎之一的海派菜。把海瓜子洗净放入油锅里,用生姜、葱略加盐(不用加味精和鸡精)稍微煸炒出锅,吃上一粒,真的要鲜掉眉毛。很多魔都市民就是冲着海瓜子纯真的鲜味,在节假日或聚餐时购买海瓜子,配上一壶酒,就这样与家人或亲朋好友海阔天空地聊天。
10多年前周到君常去宁海东路、人民路或唐家湾菜场购买海瓜子,那时的售价只有10多元至20多元一斤,20多元一斤的海瓜子佬大的,一次只要卖七两左右,三口之家一次正好吃完。但近年来海瓜子的价格直线上升,直至今年爆出惊人“天价”--最高180元/斤。
宁海东路菜场出摊的是中等规格的海瓜子,摊主说一起卖去140元一斤,卖给别人要150元一斤呢。台湾路和宁波路菜场则无货供应,那里的摊主告诉周到君,他们前几天进过货,但无人问津,只好偃旗息鼓了,因为这么贵的海鲜产品卖不出去要亏死人了。人民路菜场放在摊位上的海瓜子很小,老板说低于130元/斤不卖,如果想吃大规格海瓜子要170-180元一斤,“大规格海瓜子很贵,今天不敢进货,要的话明天进货,但约好了一定要来取货的。”
见周到君转身要走,摊主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吃海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10年间吃海瓜子的人少了一半还多,关键是价格太贵了。随后摊主又推荐说,蛤蜊、蛏子蛮合算的。再看看菜场贝壳类其它水产品,花蛤10-13元一斤,文蛤18-23元一斤,蛏子18-22元一斤,与海瓜子价格形成巨大反差。
“蛤蜊、蛏子价钱便宜,每天来买的市民依然不少,买点蛤蜊、蛏子回去炒一炒或烧烧汤蛮实惠的。”
东海水产研究所的水产专家说,这两年海瓜子价格连年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亩产太低,养的人太少。海瓜子主要养在福建和浙江沿海滩涂地区,亩产只有100斤。
“近年来人工费等上涨以及低亩产使得养殖户不得不抬高价格,市民感觉价格太高不愿意消费,这样,养殖户又感觉不赚钱不愿意多养殖,这两年海瓜子养殖户越来越少了,于是就出现了目前这种很尴尬的恶性循环情况。”
“其它贝壳类水产品产量是海瓜子十多倍甚至二十多倍。”上海水产行业协会一位专业人士告诉周到君,比如市民吃的最多的蛤蜊、蛏子亩产可以达到1000多斤甚至2000多斤,产量高意味着成本低,不少海瓜子养殖户因此纷纷改养其它贝壳类水产品了。“看来要让市民吃到既便宜又好吃的海瓜子,还要依靠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