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林丨传统节日祭扫惹争议,地上的白圈圈你怎么看?


作者:李洁
编辑:李洁
时间:2018-12-24 10:43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里,除了有吃饺子的风俗外,冬至还需要以祭扫的方式,追忆逝者,寄托哀思。

每逢此时,家住康乐小区的徐女士都会内心一悸,因为家门口有太多人烧纸了!徐女士告诉小编,居住在一楼的她,家门正对着楼道门禁,每逢祭祖时节,楼上的居民就会在门禁前的小道上烧纸钱,有时候好几处在同时燃烧,一时间烟雾缭绕,味道呛人,风一吹过,未燃尽的灰烬带着火星四处飘散,更带来消防安全方面的隐患。

徐女士还表示,现在各大墓园无烟祭扫日渐被接受的同时,为什么在市区里仍然可以燃烧锡箔、冥币,画在地上一个又一个的白圈圈让人感到瘆得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此,小编也走访了徐汇区内的多家小区,老式小区内,每个楼道口都能看到好几摊黑黢黢的痕迹,白色粉笔划成的圈里,仔细看还有黄白色的粉末残留。

小编也采访了几位市民,有的表示可以理解,但是更多的市民表示不满:“现在都提倡绿色祭扫、文明祭扫,怎么还有人在小区附近烧纸钱?冬天天干物燥,要是火苗被风吹起蔓延到其他地方点燃易燃物,不知道得造成多大的损失。”

对于墓园倡导无烟祭扫,小编在东方网媒体的报道上了解道,上海滨海古园、松鹤墓园、仙鹤墓园等沪上多家陵园都在倡导“无烟墓区”祭扫。其中,上海福寿园于2018年5月1日,全面推行绿色无烟祭扫,严禁在园内燃放烟花爆竹和燃烧锡箔、冥币、纸钱、纸扎等用品。这则《禁燃、禁放告知书》推出之初还引发不小的争议。

福寿园在全面推行绿色无烟祭扫前,有长达一年的试推行,并与很多客户进行过交流,其中50%多的人表示接受,30%多的人不接受,但愿意尊重园区的规定,另有10%的人不愿意接受。今年冬至,福寿园除了200位工作人员外,更是招募了100位大学生志愿者在园区内开展文明劝导。

街头焚烧锡箔,该禁止还是宽容?

目前,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的增强,在墓园内,鲜花祭扫、卡片祭扫等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但为何在上海街头,仍然能看到不少焚烧纸钱后留下的痕迹?

对此,东方网记者采访了上海群众文化研究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顾晓鸣表示,就烧纸这种行为来看,是传统的习俗。冬至并非所有人都会去墓园祭祀,比如相当一部分有小孩的家庭,是不会带孩子参加的;也有一部分年纪大的老人,墓园太远跑不动了,就在家门口祭祀。而这些中老年人,更愿意坚持传统习俗,对完全禁烧锡箔、纸钱难以接受。

“祭祀是私人的事情,但在街头、小区内烧纸,涉及到这座城市的公共空间,你在非墓地的公共场所’宣示’孝心是否合适?这其实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矛盾。”顾晓鸣说。

在他看来,在非墓地的公共场所烧纸,相关机构是否要管,这是一个值得社会讨论的话题。“也许你觉得在街边烧纸是风俗可以理解,如果他们挪到公交车站旁边,这样做法合适与否,那不是更显而易见了吗?”

也有网友提出,从习俗的角度来说,小区或街边烧锡箔也并非完全不可接受,但起码应该自备一个容器,并在祭祀后将灰烬清理干净。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