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怎么用电视表达?我们编导都快哭了。我看了很多书,也都看不懂。”不过,现在蒋昌建已经能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区块链的含义。
2019年1月6日起,由蒋昌建主持的社会公益性科技节目《智造将来》,每周日晚9:10在浙江卫视、优酷播出。
医疗健康、智慧城市、金融安全等九大类别的科学技术,将呈现在电视屏幕上。我们将真切地体会科技如何改变生活,蒋昌建将此称为“暖科技”。
卡其色毛衣,红格子围巾,蒋昌建一身休闲打扮,开始讲述录制这档节目的始末。
众所周知,蒋昌建有三个身份,复旦大学副教授、主持人、父亲。
对执教20年的蒋老师而言,在有限时间内,将知识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输出,是他的强项。
此外,他做主持也有10余年了,最出名的节目是《最强大脑》,大家都十分认可他的主持人身份。如今,许多科技创新的论坛和活动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他发现,人工智能、区块链、语音识别等方面专家发表演讲时,观众们难免困惑不已。可只要蒋昌建把他们讲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语言,观众马上就懂了。
“突然发现自己有个特殊技能,能够提升这些科技知识的传播效果。”说话间,他的脸上浮现了一丝小小的得意。
同时,作为一位父亲,蒋昌建参与着孩子的成长,他感触良多地说:
孩子的好奇心,似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小学、初中还会经常提一些有趣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少提问了。
是他理解了这些问题吗?不一定。因为他没有经历这些问题。那么,他原来的好奇心到哪里去?原来那种探索精神的影子到哪儿去了?
基于这三重身份,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有没有可能,把深奥的科技话题,变得通俗易懂,让受众能够很快理解它。
《智造将来》的雏形,就这么一点点被蒋昌建描摹出来,并越来越清晰。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第一步。
做节目不能光有理想,还要把它做出来。这就到了第二步,寻找支持者。
蒋昌建把这个过程形容为——谈恋爱。他半开玩笑地说:
恋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别人给你介绍,一个不行,两个。 另一种是靠缘分,我就是属于这种。
在七百多天时间里,蒋昌建没有撒网式地寻找,他执意靠一次又一次的“碰”。
2017年的双11,他受邀参加了购物节的活动。出于偶然,支付宝的朋友问他:“最近在忙什么呢?”
于是,他脱口而出自己对这档节目的策划,以及畅想。听完蒋昌建的介绍,支付宝的负责人立刻表示:
这事有趣,值得做。把发生在身边的科技生动的展示给公众,这也是我们想做的事。支付宝是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希望用技术去解决普通人每天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技术的价值在于让生活更美好,让不可思议终将化为平常。
蒋昌建认为,光有共同兴趣不够,还要有共同的价值观。经过大半年的沟通,他发现,支付宝的很多广告不止是宣传产品,还暗含着企业价值观:希望他们的产品、服务对人们生活有所改变,这与节目的定位完全吻合。
就这样,双方合作渐渐升级。《智造将来》也成为支付宝十多年来首次冠名的电视节目。
要把抽象的技术用可视的电视语言来表达,是个难上加难的事。回忆起那段与科技人员共同探讨,如何诠释各种“暖科技”的日子,蒋昌建的眉头从紧锁到舒展,他说:“要把它变成可以表达的东西,真的费了很大力气,但很幸运地是,最后也都巧妙地表现出来了。”
其实,说到科技类综艺节目,《智造将来》绝非第一个。
前年起,这一类电视节目,便逐渐在荧屏前升温,如《加油向未来》《我是未来》《机智过人》等等。
据透露,《智造将来》对科技项目的选取工作,节目组动了很多脑筋。PPT、视频、抖音,什么样的呈现方式都有。节目组从几百个科技项目中,筛选出30-40个,在12期节目中播出。
蒋昌建无奈地笑了笑,说:“人家十月怀胎就生了孩子。我怀孕了15个月、20个月,孩子还没生出来。更重要的是,你所有对孩子的想象,别人生出来的孩子都有了,因为我做得晚。”
不过迟来,未必是坏处。《智造将来》借鉴不少经验,更在定位上有别于现有的同类型节目。
“我们做的是暖科技,不一味追求它‘黑’。”蒋昌建补充道,为了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节目组设置了三个选取标准。”
第一,高精尖,如,机器人、晶体、智慧城市的人脸识别。
第二,能与老百姓实际生活紧密贴近,它的技术含量不一定那么高精尖,但能马上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它也是一种科技创新。
第三,永远支持执着于科学的年轻人。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扑在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关于空气和水的净化,如何不让地沟油重返餐桌,这些在科技看来不那么“高精尖”的问题,他们都付出了惊人的时间和精力。
周到君冒着风险稍作剧透,入选《智造将来》的科技项目中,有一项是专门针对帕金森症患者,节目组专门找生物科技方面的专家,为一位病患量身定制了能克服颤抖的设备,让他能重新缓慢地行走。
据了解,目前这一设备还在研发中,暂未产品化,但可见“暖科技”真的能为人们生活带来希望与改变。
临近《智造将来》的首播,蒋昌建显得有些忐忑,“一切都是非典型的,也不确定这样的节目制作方式,是否能符合大家胃口。但我希望通过对生活本身的一种改变,让它温暖起来。这个是我们最想做的一件。但做得怎么样?希望大家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