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辞世的韩和平晚年回忆《铁道游击队》幕后,老少三代都与火车有缘


作者:詹皓
编辑:詹皓
时间:2019-01-09 10:26

影响了不止一代人的连环画《铁道游击队》作者之一、著名画家韩和平先生于2019年1月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韩和平先生当年为了画好《铁道游击队》,曾去鲁西南地区深入生活前后长达8年,才成就了这部印数最多的中国现实题材连环画。并非巧合的是,韩和平的父亲曾在铁路上工作,韩和平的儿子也以画火车头扬名画坛,一家老少三代都与火车有缘。

▲韩和平先生

韩和平1932年生于哈尔滨,是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他一生的创作横跨连环画、国画、油画,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的传承人之一,也是金山农民画的创始人之一。韩和平先生共创作了30多种连环画,其中广为人知的,除了《铁道游击队》,还有《红岩》、《春蚕》、《二渔夫》等等。

曾到鲁西南地区深入生活前后8年

十多年前,小编曾前往枫泾镇探访韩和平先生,目睹了韩和平先生晚年的创作生活,并听他畅谈了创作《铁道游击队》的幕后故事。

当时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上海和北京两地联手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永恒的记忆》作品展,其中就有韩和平和丁斌曾合作的连环画《铁道游击队》60幅原稿。


韩和平先生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初,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风靡全国,自己刚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绘画系毕业,分配进了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里给了任务,要求自己和上一届的学长丁斌曾一起把小说改编成连环画。

他们两个先走访了小说作者刘知侠,听他介绍了当时游击队的战斗故事以及人物原型线索,然后两个人就开始“下生活”。他们每画一两册就下一次生活,画完10册连环画,他们总共去了鲁西南地区四五次,前后长达8年之久。

▲韩和平(右)和丁斌曾当年下生活时的合影

芳林嫂不是按照秦怡形象画的

有人说连环画里的芳林嫂是按照像电影里的扮演者秦怡画的,在采访中,韩和平先生为我们澄清了这段误解。他说,《铁道游击队》里芳林嫂的原型以石秀英为主,石秀英个子很高,脚比一般妇女大得多,人称“石大脚”。不过电影是在连环画出版之后拍的,而且拍电影时,导演还请韩和平和丁斌曾一起去微山湖看景提意见,所以应该是秦怡的形象跟石秀英接近。


▲电影中的芳林嫂扮演者秦怡

对“扒火车”桥段如数家珍

《铁道游击队》里最令人兴奋的桥段莫过于“扒火车”。韩和平先生说,自己从小随父母生活在铁道线旁边,因此关于火车是如数家珍。他说,飞虎队员们扒火车绝对是高难度,因为飞身上车的时候要左手和右脚同时上去,全身的分量都只能靠着手指和脚趾来支撑,而且必须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飞身上车、移动到车门旁、撬开车门、上车卸军火以及飞身下车的全过程。火车行驶在两站路之间只有8分钟,一旦被敌人发觉就危险了。

▲韩和平先生信手画下《飞车搞机枪》草图来分解演示扒火车动作

晚年用油画再次表现《铁道游击队》

韩和平先生在特殊年代中被发配到枫泾镇的中洪大队劳动,他常到镇文化馆进行美术创作,因此同众多农民兄弟结下情谊,许多人跟着他画,后来成了金山农民画的雏形。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韩和平先生从美国讲学8年后回来,又在枫泾镇找到了艺术灵感,他又开始了激情创作。时年已70多岁的他开始画自己最喜欢的油画,除了当地水乡风土人情之外,他还用油画形式再画了《铁道游击队》的10幅连环画封面。采访后不久,《铁道游击队》油画组画,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

铁道故事在延续,韩和平先生的儿子韩巨良受父辈和祖辈的影响,从小也对火车深感兴趣,他长期沉醉在蒸汽机里不能自拔。近30年来,韩巨良创作的火车头作品,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蒸汽机火车型号,作品屡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

▲韩巨良的火车头作品

韩和平、韩巨良一家,接续了三代人近百年的火车情缘,让人感慨不已。

谨以此文追忆韩和平先生!


图片:詹皓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