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张小龙:最后分享一句电影台词“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作者:卢忆北
编辑:卢忆北
时间:2019-01-10 00:14

微信目标从来不是扩大用户数,要考虑的是,对现有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张小龙这么说道。

现如今的互联网,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时代节奏变快,催生出需求的速度也将加快。那么未来,怎么样能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

对此,微信也做了线下的探索。众所周知,前不久在广州做了一项灰度测试,在''发现""一栏新增“附近的餐厅”。其中包括三个栏目:美食圈、找餐厅、我。微信用户可以随手将心仪的餐厅通过“发印象”,推荐给好友。

张小龙说,尽管微信似乎看上去很成熟了,但它的成长能力有限。在下一阶段,将尝试其他服务形态。

不过,在创新时,张小龙也表示,有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微信读书是一个不错的App,如果非要放进微信也可以,但作为一个独立的APP去进步,会更好。

很多人可能会问,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面对微信的未来,对于团队而言,思考一个问题,下一个8年,要面对新的挑战。每年用户都在变化,面对新的用户时代,也会产生新的需求。

他坚定地说,

回顾微信在这几年的改变,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微信始终瞄准做最好的工具,再怎么走都不会走偏。我们经常会问自己,这一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团队会将KPI作为目标,但微信团队从来不考虑这个。小程序如果围绕这个,就不知道怎么去做了。

对于微信团队而言,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做每个功能时,要思考产品、功能背后的意义。

张小龙也坦言道,内部同事说我很独裁。我也认了。如果过于民主,上线这个产品就没有灵魂了。而微信团队也正是在有共同认知的基础上,才能造出一个内在一致的东西。他说,在此要感谢团队,平时工作都以批评为主。

对于已经离职的员工,他也表示了感谢,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才让它能走到今天。

最后,他用了一句电影台词做结尾: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是的,如果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一点希望,那么我们就很难判断做一件事对错与否。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