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让“抄近路”,上海两个小区斗了18年……


作者:陈泉
编辑:黄慧青
时间:2019-01-15 20:32

为了“抄近路”,两个小区纠缠了近18年,直到近日不可开交。新村路上的鑫都佳园小区要装门禁系统,相邻小区交暨路190弄居民却对此坚决说不,并以堵门的方式阻止邻居小区门禁系统的启用,因为他们要为自己争取多年来已经走习惯的“后路”。

这门禁还能装得成吗?这“后路”还能有吗?

封与堵:隔壁小区居民铁链锁大门

1月1日早晨,鑫都佳园小区的业主用镜头记录下这样的画面。

交暨路190弄的几十号居民来到鑫都佳园小区,其中一位阿姨手拿着几米长的铁链,其他人带着竹竿等工具,用这些工具将鑫都佳园唯一的出入口北门堵住,他们以此阻止鑫都佳园小区当天要启用的门禁系统。

由于时间尚早,交暨路190弄的一些居民还穿着睡衣睡裤,有的举着喇叭据理力争,随后越来越多的居民聚集在小区门口,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我们自己小区装门禁,你们凭什么来堵门?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

一位身穿黑色羽绒服的鑫都佳园小区年轻业主表达着自己的不满,“鑫都佳园因为临近新村路地铁站,又紧挨十字路口,小区的大门常年打开,导致小区里盗窃事件时有发生,装门禁也是对所有业主的安全负责。”

“小区门禁其实都装好一年多了,但就是没用过。”鑫都佳园的一位保安介绍,自从门禁安装好以来,隔壁190弄小区的居民就一直反对。直到2018年底,鑫都佳园业委会才通知所有业主尽快领取门禁卡,方便日后出入。

“我们从你们小区走了这么多年,你们突然用起门禁,我们不好走了呀。”一位交暨路190弄的阿姨说起来也挺委屈。

原来,两个小区之间有一条互通的小路,无论是去地铁站还是菜市场,交暨路190弄的居民沿着这条小路穿过鑫都佳园,从其北门出去更为方便,而如果从交暨路190弄小区自己的西门去地铁站,居民们将多走5分钟路程。

多年以来,交暨路190弄小区的居民早已习惯穿过鑫都佳园小区“抄近路”的日子,如今眼看着鑫都佳园将启动门禁,那么无异于将这条近路彻底“封死”。没有门禁卡的交暨路190弄小区居民,在愤愤不平之下,继而发生了用铁链封锁大门的一幕。

两个小区之间的对峙发生不久后,派出所的民警和万里街道的工作人员陆续赶到鑫都佳园,安抚双方激动情绪的同时,也维持着现场秩序的稳定。最终,民警同志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分别带走了两个小区的几位居民,进行沟通调解。

砌与推:中间围墙至今未能砌筑

关于两个小区之间互通的这条小路,其实早在2001年鑫都佳园建成之时,就埋下了争议的种子。

据悉,交暨路190弄小区建成于1998年。而鑫都佳园的前身是一片棚户区,当时和190弄之间隔有一堵旧砖墙。3年之后鑫都商品房建成,开发商准备将砖墙推倒,重建透绿式围墙,然而旧墙倒了,新墙的搭建却遭到了190弄居民的阻挠,原本开发商打算用来砌墙的材料,也被他们铺成了连接两个小区之间的石子路。

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场关于围墙搭建的拉锯战就此展开,开发商前脚挖出一条沟准备砌墙,后脚就被190弄居民给填平。你建我“毁”之下,开发商也无计可施,只能罢工。

交暨路190弄的居民认为,两个小区之间的道路本就不够宽敞,如果再修筑一道围墙,更压缩了居民的活动范围,何况大家同属一个居委会,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呢?

然而,鑫都佳园的业主们态度很坚决。他们认为,鑫都佳园属于商品房,应进行封闭式住宅管理,小区在规划审批时,普陀区规划局的建设规划审批图明显标有这座围墙的走向,《市地籍图》、《区建设规划图》、《房地产权证》亦都标明围墙的方位及规模。

为了讨回一份公道,2005年鑫都家园业主大会将开发商上海中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称对方在重建围墙时,遭到相邻的交暨路190弄部分居民的阻挠,致围墙无法及时建成,而开发商消极的不作为态度,侵害了广大业主的利益。最终鑫都业主胜诉,开发商需履行修筑围墙的义务。

一纸判决书的下发,看似为这场闹剧画上了一个句号,然而时至今日,两个小区之间仍然看不到这堵围墙踪影。

情与理:开方便之门还是关安全之门

1月10日,记者来到鑫都佳园小区,在入口处看到,行人通道的大门始终敞开,出入的行人并不需要刷门禁卡。沿着大门进来的路,再笔直向前走150米左右,一条“Y字形”的水泥小路出现于绿坪之上,而这条小路正是联接两个小区的唯一通道。

鑫都佳园业主朱先生告诉记者:

本来那条小路只是条泥路,去年9月被修成水泥路后,来往的电瓶车也多了起来,还撞到过这里的居民。

除了对小区安全隐患的担忧,朱先生表示,隔壁190弄的居民还侵占了鑫都佳园的绿地。

记者从鑫都佳园的规划图纸上看到,两个小区之间本来隔有一片绿化带,但是普陀区万里街道办事处,为了“美丽家园”的建设以及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在这片绿化带上修建了10个停车位、多个健身器材以及快递箱,从而引发鑫都业主的强烈不满。

说好是为两个小区共同修建的停车位,但是车子只有从交暨路190弄进去才能停,绿化带原本属于鑫都佳园,实际上却侵害了我们业主的权益。

朱先生说。

经过鑫都佳园业委会成员的协商,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拆除草坪绿地上的所有设施,并协助开发商为小区建造围墙,“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两个小区十几年的矛盾。”

在两个小区之间的水泥路上,记者遇到了家住190弄的周阿姨,她手上拎着满满两袋子菜,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健身器材那里围满了人,大家能有地方活动活动挺好的。而且我们小区里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都不住在这里了,有几位90多岁的老人家只能坐在轮椅上,腿脚都不灵的,能走走近路当然方便很多。

另一位同样来自190弄,已经年近七旬的葛大爷告诉记者:

以前这条小路上都是泥,下雨的时候非常滑,我好几次差点摔倒,每家都有老人吧?谁愿意看着自家的老人摔伤呢?但是去年政府把它修成了水泥路以后,就好走多了。

惑与解:街道寻求双方诉求平衡点

1月11日中午,记者来到普陀区人民政府万里街道,平安办的陈科长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于这样一个贯穿了十多年的历史问题,陈科长表示,为了化解双方的矛盾,找到双方诉求的平衡点,街道办特地成立了调解小组,力求客观、公正、有说服力地解决矛盾。

我们不仅要尊重历史的规划,也要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自问题出现以来,我们联合了区政府、中环开发商、法院、规划局以及两个小区的几位代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这几天也一直在商讨当中。”

据陈科长介绍,关于两小区之间的围墙问题,街道办也提出过参考的方案:“其一,为交暨路190弄的居民在东边开一个门,建成之后就不用再穿过鑫都佳园了,方便出入;其二,在本该修建围墙的位置上,修建一米多高的花墙和绿篱,既能起到隔离的作用,又能兼顾美观。”但始终没有得到两个小区的一致认可。

关于两个小区交界处的归属问题,陈科长说这也不是新鲜事了,去年在普陀区就有一个极其类似的例子:铜川路上的两个小区为了一条道路的权属,同样争得不可开交,最后经过街道办的调解,双方各退一步,共同治理这条公共街道,解决了车辆乱停,居民通行不便,治安隐患严重的难题。

陈科长希望,鑫都佳园和190弄的两个小区也能彼此体谅,适当借鉴铜川路上的鲜活案例,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图片:陈泉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