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兄弟”包了所有病区送药的活!别急,这家医院还有更多“黑科技”


作者:陈里予
编辑:陈里予
时间:2019-01-15 14:37

机器人童童来送药了!

1月15日,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生病住院的孩子们都在等待这个机器人的到来!

周到君了解到,去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迎来了两位特殊的“机器人”员工——童童“双胞胎”!这个月,机器人员工继续扩容,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3号、4号两台童童机器人。

它们个头不大,本领不小——只要接到医生或护士的下单预约,就能准确无误地将药物、器械等送达,甚至还能自己乘坐电梯、开大门!

上海市儿童医院成为全市首家启用智能物流机器人的医院,这也标志着人工智能应用在医院后勤建设中的历史性跨越。

时尚智能物流运送机器人

2台机器人——童童1号和2号正式开始全过程自动完成PIVAS及住院药房的药品配送工作。

机器人运行的主要流程是:从住院部5楼派单、装箱出发,自动呼唤并乘坐院方指定的电梯,按照派单情况到达目的病区,由病区完成卸货动作后执行下一目标,完成单次任务中的所有目标节点后返回发货地待命。

据统计,从2018年9月至12月这段运行时间中,物流机器人已持续正常工作93天,成功配送至护士站总计1600次、运输总距离218公里,相当于上海到无锡的距离,平均耗时26.1 分钟。

从不疲倦地穿梭于病区中的“童童”机器人,对住院的儿童患者们也有一定的安抚作用,成为了他们在住院期间每天期盼的一道“风景线”。

未来,童童兄弟还将迎来新的伙伴。2019年1月,物流机器人项目二期实施启动会于儿童医院顺利召开,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3号、4号两台童童机器人。今年,这4兄弟将完成泸定路院区住院部10到13楼所有病区的药品配送,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将配送范围拓展至整个住院部。展望未来,机器人技术还有可能被运用到医院的医废处置、餐饮配送、智能陪护关怀及导医咨询等更多医疗场景中去。机器人技术也将成为数字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同类建设项目中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和参考价值。

“秒读”骨龄,人工智能骨龄检测补齐传统短板

基于人工视觉的影像学骨龄评估无论图谱法还是计分法,都非常机械费时、主观因素影响大,而且各家参照标准不一、致使其技术效率低下、判断结果医师之间、医院之间的误差很大。同时,影像医师尤其儿科影像医师缺口大,个体工作负荷重,从机械、繁重的骨龄影像读片中解放出来的愿望强烈。

无论儿童医院还是成人综合性医院,都迫切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实现骨龄评估自动化,医院从而萌生了AI用于骨龄检测的创想。

2018年7月,上海市儿童医院与卫宁健康合作研发的“CHBoneAI–人工智能骨龄检测系统”在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上发布。2018年4月,该检测系统在医院PACS/RIS上线1年多时间后正式“并行运行”和开始临床应用。

如今,借力AI从读片到输出骨龄诊断报告甚至无需30秒、仅“读”骨龄更是实现亚秒计,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平均绝对误差仅0.43年,诊断准确率达98%。

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联体在全市共有16家区级医院,5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一家区级医院每天要诊断25例骨龄检测片子计算,每天可以为医生节省550分钟(22分钟*25例),一年按320天计算,全年节省176000分钟,合计约2940小时。不仅极大提升了儿科影像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为儿科影像的学科发展,中国健康儿童大样本骨龄数据库的建立逐渐打下基础。

“GPS”系统,推动精准医疗智能化发展

对于儿童而言,临床有很多遗传性疾病或基因相关的疾病,单独一个孟德尔遗传就有8000多种疾病,在诊断时,如果有明确的基因组变异点、突变点,这样检测的准确性会很高,单家医院就可做出诊断。但是,还有很多突变和表型是不明确的,我们需要把自家临床的病例分享出来,进行共享、分析、对比,需要更多的专家会诊,最终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数据在医疗领域,尤其是精准医疗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2018年上海市儿童医院自主研发了遗传病辅助诊断系统(GPS),通过综合基因型和临床症状,采用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得到具有相似基因型和表型的疾病类型,可用于辅助医生诊断。医生只要将患儿的关键表型输入系统,系统立刻给出前十种疑似疾病的初步判断。如果再将患儿基因检测结果数据再次输入系统,则系统会进一步给出更为精确地疾病判断,辅助医生更为高效和准确地开展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

“你问我答,有求必应” 上海市儿童医院微信智能客服帮您解忧

宝宝生病去医院看病,家长往往要事先备足功课。

“医院周边交通如何?”、

“医生怎么样?”、

“看病流程是什么?”、

“注意事项有哪些?”、

“宝宝突然发烧怎么办?”、

“天气变凉,孩子老是拉肚子怎么办?”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就医流程,掌握更科学、更实用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应对知识,上海市儿童医院基于微信平台开发了智能客服。该机器人可以根据患儿家属的提问,智能做出应答,而且是24小时年中无休,永不占线!咨询过程一问一答,哪怕是生活化、口语化的文字,它也能搞定。同时,机器人还会根据您的问答记录,为您推荐更多热门的问题,让患儿及家属对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机器人还能扮演导医角色,根据询问判断疾病情况,引导患儿家属准确挂号,完成智能分诊。此外,机器人还能提供交通咨询、科室介绍、就诊流程咨询等功能。

自2017年12月17日上线后,目前总咨询次数是近20万次,正确率是80%左右,平均每日回答平均600多次次,每天有150-200多人在线咨询,每人平均咨询3-4次。


图片:儿童医院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