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春节回家却买不到坐票的旅客而言,想要回家就必须承受十多个小时站立的煎熬,有的甚至一站就是几十个小时。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为了缓解旅途的疲惫,这些只能买到无座票的旅客往往会用自己的行李箱、蛇皮袋、小板凳等工具充当座椅,而这些各式各样的座椅替代品,承载的都是那些回家路上难以言喻的艰辛。
就在今天,演员吴京坐小板凳乘火车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热议。
根据微博内容显示,吴京在春运回家路上因没有位置可以坐便将自备的小板凳拿出,在火车上直接坐下。
对此,不少网友在感慨吴京接地气的同时,更直言,吴京的这条微博更是反映出春运回家想要买到一张坐票实在太难。
虽然车票难买,但是想要回家的心可以抵挡一切的艰难。
在上海火车站,他们拎着大包小包赶往家的方向。
“回成都的,别说卧铺票了,我买到的都是无座车票。”学生小李和记者说道,没有座位,就意味着自己要站几十个小时才能到家,“如果可以就去餐车那边坐一坐,实在不行,就这样,坐行李箱上。”说罢,他双腿一蹬演示起来。
带着自己儿子回老家的朱阿姨买到的也是无座车票,她带着儿子来上海看病,恰好回家的时间赶上了春运,“没想到车票这么难买,大人站站就好了,就是小孩子,不知道吃不吃得消。”
她要回河南老家,十几个小时的车程让她替自己的儿子担心,“实在没办法就在行李箱上休息休息。”
老王没有方便携带的拉杆箱,几个大布包加上蛇皮袋就是全部的家当。
“回河北,我让工地上的同事帮我抢的车票,就是没有座位。”老王拍拍自己的布包,“累了就在上面挤挤,凑合凑合。”
和老王一样,老陈来上海打工已经5年,今年终于可以回河北老家,为了害怕错过回家的列车,老陈一大清早就来到了上海站,“人好多,路上又累,车票也没有座位,先坐一会,能休息一阵是一阵。”说罢,他把头埋进了手臂,坐在布包上闭目养神。
除此之外,春运路上,一个个白色的塑料桶也成为了不少旅客临时的板凳,有的还会被偶尔用来做饭桌。
那么今年,你又是“坐”什么回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