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根宝的孩子”系列,为您讲述的是毛嘉康的故事。除本篇外还有根宝的孩子|毛嘉康:踢不上中超不怪伤病,怪我自己 ; 毛嘉康:一切都是武磊应得的,徐指导和他互相成就。
南通支云的基地并不在南通,而在更远一些的如皋,距离上海200公里左右,毛嘉康说那里就像另外一个崇明岛,他隔上两、三个星期一定要回来一次。
他是2016年夏天正式转会的。如皋当地人对于足球有很高涨的热情,中乙联赛场均上座率都超过一万人。去年支云队最牛的一场比赛是在足协杯战胜了卫冕冠军申花队,但他没上,因为“身体有些伤病,和教练平时沟通也不是老多……”
他的语言体系也很符合他的性格,他从不使用“老好”、“最坏”这些最高级的表意词,相反,他口中高频率出现的那些词是“蛮好”、“没啥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说话措词的习惯也是他人生态度的某种体现。
当初在根宝基地,我觉得没人比我脾气好。我不是会翻毛腔的人,如果是的话,也许就好了。踢球踢得好的人,脾气都有点急,可能这样才能踢得上去,我呢,就是温吞水。
我不急,也不知道为啥。教练不给机会,很多人会去找教练聊,找完真的会有球踢的。我就不找,我摒着。我觉得我训练得好,你应该看得到的。
他觉得过去这一年自己蛮努力的,但努力得晚了,懂的时候已经晚了。“十七、八岁的时候,是球员努力最好的时候,我因为受伤错过了。错过了,也没想到去抓紧。一晃到现在二十七、八岁了,还怎么提高呢?说句心里话,我现在就这副样子了,可能踢中超吗?我自己都知道不可能。”
但他对自己眼下的生活也谈不上有什么不满,“我给现在的状态打80分,生活不就这样嘛,自己安心就行了。不要去和人家比,你和谁比?武磊吗?你怎么比呢,一比心理就会有波动,我不喜欢心情产生波动的感觉。”
也有人问我,觉得自己可惜哇?现在队里也有很多人说,‘很早就听到过你名字。’我想,我名气原来这么响啊,我自己都不晓得。我说不可惜,就这样子。
我是觉得……你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还是这样的,该顶的时候还是顶不上去,因为我就是这样的性格啊。
南通支云这段时间在昆明拉练,他一星期里肩膀脱臼四次。去医院做核磁共振,除了左肩关节肩袖撕裂和肱骨头及肩胛下盂唇骨质出现损伤水肿征像,他还被查出右踝关节胫骨下端骨质损伤,距腓韧带、胫腓横韧带以及跟腓韧带均出现损伤水肿征像。医生建议他再去做个CT,排除隐匿性骨折的可能。
他的脚踝是在湘涛的时候落下的老伤,到现在四年多了,“客场踢北京理工的赛前一周,脚踝扭伤了,教练一定要我上,就打了一针封闭,但比赛前一天还是疼。正好上港队也来北京踢中超,我又偷偷跑去他们队医那里打了一针封闭,等于一个星期打了两针。(注:一般禁止半个月内打两针及以上封闭)第二天比赛脚果然不疼了,还进了一个球。”
两针封闭相隔时间太短,给他的脚踝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软组织和骨头增生了,左右脚踝的大小也不一样了。而且经常扭伤,里面韧带什么应该都松了。现在呢,我就天天吃扶他林。我知道这个伤它永远不会痊愈,就一直在那里,有时候想想,真的挺烦的……”
这个少年时代不肯咬牙坚持的人,在现在的年纪却不得不和自己的伤病咬牙斗争。
如今,足球对于他而言早已不是当年玫瑰色的了。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是真的需要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超脱于生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