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头镇丨83户居民新年后拿新房——本镇22万伏农民集中居住项目提前清盘


作者:周到君
编辑:丁夏
时间:2019-01-28 11:04

“盼了13年,终于盼到了。”近日,家住航头镇丰桥村的王琴仙喜上眉梢,位于“高压线”下多年的老房子被纳入动迁安置,过年后一家人就能拿到新房钥匙。

航头镇22万伏农民集中居住项目是航头镇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旨在回应多年来高压线沿线村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诉求。此次项目推进过程中,在短短两天半的时间内,83户全部完成签约,并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这背后,离不开党委政府多年来对民意所愿的关注以及阳光征收的公平公正。

一、实事工程得民心

“儿子没结婚时,我就想翻新房,但因为地址在高压线下,一直没能动工。”王琴仙说,如今她的大孙子都已经8岁了。因为老房年久失修,每逢下大雨,房间里还会漏水,儿子儿媳都不愿带着孩子回家住。

王琴仙的情况对同住“高压线”下的不少居民来说都不陌生。除了受到动工限制外,每逢阴雨天气,位于居民楼房上方的高压线有时还会发出异响,让不少人心有不安。同村村民康银仙回忆,自2005年高压线架起,村里不少家庭因这事产生矛盾,还有一些老人身体健康也受到影响。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能住上新房了。以后小辈们可以常陪在我身边。”王阿姨笑着说:“这是党委政府给我们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啊。”

二、全程阳光保公平

此次推进“22万伏”农民集中居住项目,航头镇首次采用电子签约完全公开的形式,坚持让动迁的公正、公平、公开、早签早得益,真正“裸露”在群众眼前。

走进位于王阿姨家的项目临时办公点,相关政策、条款张贴上墙。丰桥村党支部副书记林琳介绍,自项目启动以来,征收二所和村居、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齐心协カ、形成合力,除了做好“面对面”、“零距离”的沟通协调工作外,更发挥调解、法律咨询等作用,在提高房屋征收透明度和公信力的同时,保障居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居民解决实际难题。

此外,居民自发成立动迁推进队伍,为了顾全大局,自家积极完成签约,并主动给未签约的居民做思想工作,成为动迁组工作人员的“义务工”。

三、宜居航头推进中

事实上,“高压线”下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诉求,多年来一直在镇党委政府的持续关注中。此前,结合区相关政策,航头镇已陆续解决过部分相关居民的居住问题。

此次“22万伏”农民集中居住项目推进期间,镇相关领导赴一线办公,现场进行视察指导工作,为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项目实际问题提供保障,促进全镇动迁工作按时有序推进。



据了解,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为此,航头镇统筹考虑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等现实问题,敢为人先,以“优化空间、节约集约、提升效益、生态富民”为目标,以集中居住改善住房条件为突破口,撬动乡村振兴,既对群众所思所盼的积极回应,又有利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有效盘活土地资源,集中居住节省出来的宅基地和闲置用地可以减量化成建设用地,把土地增值收益留在村集体内部,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进而又可为保障农民利益提供物质基础。

来源:航头新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