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张羽翀:建议禁止幼、小、初、高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 | 上海两会时间


作者:何雅君
编辑:唐玮
时间:2019-01-30 20:24

手机作为现代化通讯工具,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弱,大量使用智能手机,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市人大代表、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张羽翀表示,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章办法,禁止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或类似电子产品

在校学生沉溺手机危害多

张羽翀代表认为,长时间盯着手机,会导致许多问题,比如易患近视、颈椎病等疾病。上学、放学路上专注手机信息或游戏,可能会忽视交通安全。上课和课间偷偷使用手机,会分散课堂注意力,影响学习质量。有些孩子在手机上受到了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更有甚者,因深陷游戏而漠视亲情、厌恶学习,甚至因此休学。因此,如何引导在校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手机,避免滥用手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学校和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张羽翀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部分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过度使用手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比如2018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案,禁止初中以下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还规定禁止使用包括平板电脑和手表在内的所有可联网的通信设备。

目前,我国有一批针对青少年颁布的法律,上海市也出台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地方性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中均未有明确的禁止或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上海的一些中小学根据市教委的相关指导意见,也出台了一些适用于本校的规定,来禁止或限制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建议家长给学生配备非智能手机

结合上述情况,张羽翀代表建议上海市出台相关规章办法,禁止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他认为,上海可以先建立管理办法,全市推行,视情况上升为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修订,以体现上海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关心。

在携带规定方面,他建议:在校幼儿园生、小学生、初中和高中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时,均不得使用手机,除非出于教学目的或是残疾学生的特别需要。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将手机私自带入校园并违规使用。各学校应安装手机保管箱,一学生一箱一钥匙,学生入校时手机入箱,出校时将手机取出带走,以便离校时与家长联络。他还建议家长给学生配备非智能手机(俗称“老人机”),用以替代智能机,满足上学放学路上的通讯需要。学生在校期间与家长的通讯可以通过老师协助。

在违规处理方面,他建议:学生如私自将手机带入校园或违规使用,学校行政值日人员、班主任、门卫保安以及其他教职工均有权收缴,并交给学校教导处统一保管,由家长来校领取。学校对于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凡有情况严重,屡教不改者,应根据学校规章制度给予相关处分,同时取消本学期各类评优资格。携带手机的学生如有在校园内遗失手机的情况,由学生本人承担责任。凡被收缴的手机,家长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来校领取。如在保管过程中出现手机损坏及遗失等情况,由家长承担责任。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