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小甜橙”:陪独居老奶奶,做孕妇的保姆和旅客的“眼”


作者:吴正彬
编辑:吴正彬
时间:2019-02-02 16:21

2月2日,腊月廿八,上海虹桥火车站迎来了今年春运以来的最大客流。候车大厅里,归心似箭的旅客们摩肩接踵,而在拥挤的人潮中,穿着橘黄色小马甲的铁路志愿者格外显眼。

这些志愿者被亲昵地称为“小甜橙”。春运开始后,他们便一丝不苟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旅客们送去最暖心的帮助。在服务旅客的过程中,每天都有特别的事在他们身上发生。

陪独居老奶奶聊天

来自上海政法学院的翟子劼,今年大三,已经是一名“老志愿者”了。说起春运,她的所见所闻可谓丰富多彩。特别是今年春运启动以来,很多“不一样”的经历都让她记忆犹新。

翟子劼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关于一位独居老人的事。

就在几天前,一位86岁的上海老奶奶步履蹒跚地来到虹桥火车站。见老奶奶腿脚不方便,翟子劼和几个小伙伴立马迎上前为她提供帮助。交谈中,翟子劼了解到这位老奶奶除了一个外甥,已经没有其他亲人。

“老奶奶说,她这次就是坐动车去珠海找她外甥,和她外甥一起过年。但来到火车站后,她便有点手足无措,幸好看到了志愿者。”说到这里,翟子劼会心一笑:“后来,我们几个志愿者还陪老奶奶说了很多话,直到把她送上车。”

翟子劼说,分别前,他们几个还是有点不放心,只能再三提醒老奶奶:到了珠海后再找那边的志愿者帮忙。

“我们帮忙不要钱”

翟子劼想到的第二件事是关于一位阿姨的事。

在行色匆匆的旅客中,志愿者们总能遇到有一些特别着急的旅客。这位前往安徽蚌埠的上海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见到阿姨的时候,她正拿着两部手机在焦急地走来走去。她跟我们说,她的两部手机都没电了,与在蚌埠接她的好友联系不上了。我们提醒她可以租共享充电宝,但她说手机已经开不了机,扫不了码。”

翟子劼回忆道,见阿姨这么着急,她马上去找其他小伙伴借充电宝和对应的充电线,终于在几分钟后帮阿姨借到了,这才解了阿姨的“燃眉之急”。

“后来,阿姨还说要给我们钱,说:‘你们的电总要钱吧,我给你一点服务费。’我说:‘我们志愿者给旅客帮忙不要钱,电用完了还可以再充。’”

为孕妇当一回保姆

在和铁路志愿者的交流中,记者发现,这些古道热肠的“小甜橙”,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不少故事。

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郭嘉怡,今年大四,做铁路志愿者也已经很多年。回忆起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有件事让她记忆特别深刻。

“有一次,一个孕妇找到我,说她摔了一跤。她边说边哭,看起来很紧张。于是,我就陪着她帮她拿东西,帮她买票,帮她找座位……在整个过程中,她一直在哭,而且还一直紧紧拽着我,让我不要离开。”

作为一名“老志愿者”,郭嘉怡知道,此时此刻她就是眼前这个孕妇的救命稻草,她将扮演起一个保姆的角色,让对方安心。

“我就想,她自己一个人返乡,而且还怀有身孕,刚刚又摔了一跤,这时候肯定很害怕会出点什么事。所以我就一直陪着她,直到看她上了车。” 郭嘉怡表示,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心理上为旅客提供帮助,同样义不容辞。

做盲人旅客的”眼“

郭嘉怡还告诉记者,她帮助过不少旅客,也经常得到感谢。而有一些感谢则让她深受触动。

那是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一对盲人夫妇找到志愿者,说他们的小孩走丢了,希望志愿者能帮忙找找。他们的语气很急迫,神色很焦急,这些郭嘉怡和小伙伴们都看在眼里。

“孩子的妈妈都快要急哭了。我们先让他们冷静下来,然后问清楚了孩子多大,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然后马上通过火车站的广播开始找人。”

最终,一位好心的旅客发现了走丢的小孩,并把他领到了问询处。

“当时那个小孩也很害怕,急得大哭。那对盲人夫妇一听到孩子的声音,立刻就变得非常激动,差点就要给我们跪下。我们赶紧搀住他们,跟他们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从这件事上,郭嘉怡也认识到:陌生人的哪怕一点点的帮助,对于这些特殊人群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希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有更多人能为他们伸出援手。

被误认为是推销

回忆起作为一名春运志愿者的点点滴滴,翟子劼和郭嘉怡都表示,他们也曾被旅客误解,被旅客埋怨,被旅客撒气。但当他们看到旅客顺利踏上归途,当他们听到“谢谢”两个字,他们能切身体会到这份公益事业的意义。

“记得今年春运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候车大厅里免费送春联,很多人就以为我们是做推销的,怎么都不要我们的春联。后来,他们了解到这是在做公益,都很高兴地接受了我们送的春联。” 翟子劼回忆到。

“我们给旅客送春联时,都会向他们说一声‘一路平安’。虽然是一句普普通通的祝福,但我看得出他们听了很高兴,还叫我们有空去他们老家玩。”郭嘉怡微笑着补充到。


图片:吴正彬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