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停车场,也就是为驾车族提供的停车+换乘的停车场,可以方便驾车族将车停泊后换乘轨道交通进入市中心,有益于减轻市中心的交通道路压力。这样的新设施昨天起又增设了3处,可谓方兴未艾。记者实地采访发现, P+R停车场“上座率”越来越高。管理部门表示,为进一步利用好这一设施,上海今年将建设完善公共停车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市民可以实时查询P+R停车库的空余泊位。
昨天起,地铁11号线嘉定新城站P+R停车库开张了。它的具体位置在嘉定区中信泰富万达广场内。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地下三层全都用于P+R停车,约有300多个停车位。“今天我正好要去往市区,要晚上才能回来,刚才正好看到有P+R停车场,我就把车停在这里,乘坐地铁进市区。只要是凌晨5点到晚上11点,这里一次性收取10元钱,比较实惠。”一位开车市民对记者说。
除了嘉定新城站外,金山铁路亭林站、金山园区站昨天也增加了P+R停车场。至此,本市形成了覆盖轨道交通1、2、3、7、8、9、11号线及金山铁路共8条线路、17个站点,服务城市东、南、西、北4个方向,共计拥有逾5100个停车换乘(P+R)泊位的停车换乘系统。根据市物价部门核定,市民持公共交通卡在上述17家P+R停车场(库)按规定停车并换乘轨道交通时,可享受每天、每车次5-10元不等的停车换乘(P+R)优惠价。
事实上,上海从2009年起就开始布局P+R停车场,获得市民认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汶水路站P+R停车场,记者2010年曾去往采访,发现那里由于知晓度不高,生意普遍清淡。该停车场的2楼与轨交1号线汶水路站衔接,停车人将车辆停放完毕后可方便步行至高架轨交站乘车。可当时370个停车位置,记者采访那天仅有8辆社会车辆前来停放。而如今,这里的“上座率” 已经今非昔比,一眼看去,车辆停放满满当当。
管理人员说,随着接受度的提升,汶水路停车库车位日趋饱和,甚至还出现一“位”难求的情况,“到去年上半年,基本上每天达到80%的‘上座率’。今年年初情况更好,每天可达85%到95的‘上座率’,利用率很高。”汶水路停车场洪场长告诉记者。
同时也不可否认,现有的P+R,并不是家家“火热”,也有冷热不均的现象。各项配套设施还将不断丰富起来,力求吸引更多的驾车族。比如,为方便市民获悉停车位置的余量,管理部门将通过信息化手段,让车位资讯更加公开。市交通委交通设施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建设完善上海市的公共停车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市民可以实时查询P+R停车库的空余泊位。
市民对设施的功能也提出了其他要求。享受P+R停车优惠,只能用交通卡支付,为此有市民建议今后能增加支付方式,“互联网时代,最好以后能跟手机APP进行捆绑,支付手段可以更加丰富一些。”对此,管理部门表示将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付费方式肯定会有发展,便捷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目前,沪上已经在轨道交通1号线(锦江乐园站、汶水路站、富锦路站)、2号线(淞虹路站)、3号线(江杨北路站)、7号线(大场镇站、美兰湖站)、8号线(沈杜公路站、芦恒路站)、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11号线(南翔站、安亭站、嘉定西站)、金山铁路(金山卫站)等14处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推出了公共换乘(P+R)停车场(库)经营服务,驾车族可留意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