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需求报告中指出,2018年全球央行官方共计增加了74%的黄金储备,创半个世纪以来最大购买量。与此同时,2019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也连续第二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从2018年12月末的5956万盎司增加至2019年1月末的5994万盎司,增持38万盎司。
对此,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分析,国际机构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及全球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都一定程度增加了黄金的投资价值,也使得黄金的避险作用更加突出,投资一定比例的黄金是合理的。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黄金投资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普通投资者应更加谨慎。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需求报告中指出,2018年全球黄金总需求为4345.1吨,较2017年同期增长4.45%。包括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印度、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央行都在增持黄金,2018年全球央行官方共计增加了74%的黄金储备,创半个世纪以来最大购买量。世界黄金协会分析,最大的主因是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对冲。
两年多没买黄金的中国人民银行,也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连续两个月买入黄金,累计增持约70万盎司黄金。
此外,世界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在过去两个月中增加了6%。2019年1月,全球黄金ETF和类似产品的持仓总量共增加72吨,上升至2513吨,为2013年3月以来的最高持有量。相当于流入31亿美元资金,实现了连续第四个月的净流入。
世界黄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预计会有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高企的估值和更高的市场波动,政治和经济不稳定性,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导致的更高通胀率等等。在这些风险下,全球投资者将继续青睐黄金,将黄金作为一种有效的多元化投资标的和系统性风险对冲工具。
黄金的价格也不负众望,上周起开始强势反弹,突破了1300美元大关。最高曾飙升到1325.39美元,上周五收盘价为1322.49美元。本周一开盘价也未跌下1320美元,为1321.56美元,截止撰稿前一直保持上涨趋势。2018年8月2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第一次鸽派发言,意味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的预期动摇,随后国际金价连续上涨5个月,截至2019年2月15日,国际金价已从当时的低点1183美元/盎司涨至1322.49美元/盎司,涨幅达到11.8%。
多家券商和分析机构都对2019年的黄金走势怀有信心,认为受到美元下跌,全球经济走弱等因素影响,黄金的避险效应将进一步凸显,这将支撑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提醒,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黄金投资需要特别多的专业知识,因此普通的投资者还是要更谨慎。黄金的价格首先受到美元走势的影响,而美元的走势会和美国自身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没有经验的投资者还是应该从购买黄金ETF或实物黄金着手。但要明确的是黄金ETF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与黄金价格相关的ETF,另一种是完全投资黄金股票的ETF。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只和黄金价格走势相关,要想投资获利,只能低买高卖。这种黄金ETF可以避开企业运营的各种风险,但也损失股票包含的其他收益,如股息分红等。后者则还有可能获得企业兼并重组等溢价,同时可分散黄金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因此,分清两种产品的不同之处很重要,不可盲目投资黄金ETF。
而且尽管目前金价呈上涨趋势,但全球最大的黄金ETF持仓上周持续下降,2月份以来已经下降逾3%。这似乎暗示着金价在中线的上涨动能可能不足,而且美国股市的持续上涨也将不利于黄金的避险买需。
如果投资者选择囤积实物黄金后又可能会面临变现困难的局面。目前,市场上实物黄金变现的手续费普遍较高,最低的回购手续费也在2元/克。而支持千足金回购的典当行手续费则更高,为20元/克至30元/克。曾有投资者购买了99.999%极品金,可最后只按照99.99%的千足金回购。一些纪念版之类的实物黄金,变现更成问题。
当然,比较有经验的投资者也可以尝试纸黄金或黄金期货,不过这类产品需要的专业知识更多,风险也更大,需要谨慎选择。
业内专家建议,风险资产过多的,即股票、股权类浮动收益类理财过多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黄金避险。或者是人民币资产过多的投资者,为防止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风险,可以配置部分黄金。因为黄金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如果人民币快速贬值,以人民币标价的黄金将出现快速上涨,可对冲人民币的汇率风险。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一定比例的黄金是合理的,大概在个人投资总额的5%到10%左右比较理性。而不能将大量的资产投入到黄金配置中,因为黄金的一个价值是在资产配置中发挥保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