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地铁11号线语音广播首次告诫“板凳族”:“车厢里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


作者:钟晖
编辑:钟晖
时间:2019-02-19 10:30

“车厢里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这几天,细心的乘客在上海地铁11号线车厢里听到这样的语音提醒。这是上海地铁第一次在宝贵的车厢语音提示中增加与“板凳族”相关的内容。

关注地铁信息的上海市民都知道,11号线上,一部分乘客自带小板凳在车厢里自我解决座位问题,影响他人,对自己也不安全。此举为大多数乘客所诟病,可“板凳族”仍不断出现。为此,运营方近时期来一直有措施推出,不仅有专门的执法者进入车厢进行耐心规劝,同时在硬件设施上也有所“动作”。

昨天下午3点,记者在11号线马陆站上车。列车启动后,车厢广播语音随即响起:“本次列车终点站迪士尼。下一站南翔。列车运行,请站稳扶好,不要看手机;为了您和他人安全,车厢里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感谢您的配合。”

地铁车厢的语音时段较为宝贵,而此次虽然语音内容增加了,但听来简练,并不觉得累赘。此次11号线运营方不仅仅在广播提醒上增加了内容,还在各车站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提示信息,提醒乘客“为了您和他人安全,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这一文字在车站的显眼位置张贴,利用图文并茂的安全提示图,向市民宣传文明乘车。

上图为11号线还同时新设置了提醒文字

“增加这块内容很有必要,只是我觉得声音太轻了,列车启动后车厢有杂音,不仔细听的话容易忽略,广播语音提醒的音量最好再放大些。”乘客方小姐提出建议。

昨天下午,记者听到语音新内容所在的这节车厢是列车最后一节车厢,编号是“110491”,当时并没有乘客坐在自带的板凳上。一位乘客老伯说:“现在车厢很空,板凳族没有出现,你到早晚高峰来看看,还是有的。我觉得语音提醒不错,虽然还是有板凳族,但比以前的确是减少了,以前是不仅末节车厢有,其他车厢也有,现在明显有所‘收敛’。” 

上图为昨天下午的一列往花桥方向的列车内,“板凳族”在看手机,影响他人上下车

不过,记者后来乘坐的一列往花桥方向的列车内,在编号为110691的末节车厢内看到,有4个乘客坐在小板凳上,且都在闷头看手机,看来要进一步取得成效,还得持续进行提醒宣传。

负责11号线运营的上海地铁运二公司很“体谅”乘客。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正值春运进入返程高峰,上海地铁各线路客流回温,而11号线作为全国首条跨省的地铁线路,全长81.4公里,35个车站,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运营里程最长的线路,春节过后的日均客流也是逐步攀升;正是因为线路长、站点多,全程需约2小时,许多乘客从市区前往嘉定或三林地区,一坐就是近20多站,通常都是站立着,感觉到非常“煎熬”,于是就有不少人自带小板凳乘坐地铁。

然而,“板凳族”的确带来安全隐患: 搬着小板凳就坐在车门口时,影响其余乘客上下车,严重阻碍通行。在突发状况时,会堵塞全体乘客安全疏散的通道,影响疏散速度。

同时, 早晚高峰客流拥挤时段,坐小板凳的乘客被淹没在人群中,极容易被其他乘客碰睬或误伤。此外,列车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摇晃或遇上紧急制动,坐在小板凳上的乘客极容易因惯性而摔倒,继而发生不必要的受伤。

前一段时间,地铁执法中队联合特保中队,出于对“板凳族”自身安全和车厢其他乘客安全的考虑,对不规范行为进行规劝和友情提示,或者是请求座位上的乘客给有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对此大多数乘客愿意听从规劝,普遍给予配合。

也有个人别乘客提出,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未规定乘客不得在车厢内使用小板凳, 执法队员就耐心解释,不厌其烦地进行规劝;有时为了解决一张“小板凳”,要花费很长时间。就这样,工作人员通过上车规劝以及语音、文字等各种方式的提请提示,试图减少板凳族的出现,虽未完全杜绝但已取得好的“苗头”,因为大多数乘客都希望得到一个良好、安全的乘车环境。



图片:钟晖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