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手段+卫星影像!《航拍中国》第二季用了这些新科技!


作者:曾索狄
编辑:曾索狄
时间:2019-02-27 19:26

祖国有多美,跟着航拍就知道!2017年,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播出,立刻引发了各界关注,该片累计电视播出五百多次,观众规模超过三亿,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亮丽名片。

如今,《航拍中国》第二季带着更多新科技回来啦!

昨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中国》第二季在北京举办开机发布会,宣布即将于3月3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频道、多平台推出。

延续一贯的专业水准,本季节目选取了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甘肃七个省区,用每集50分钟的空中旅程,致敬美丽中国。

亮点1:首次采用卫星采集数据

2017年春节期间,《航拍中国》第一季用鸟儿的视角带人们直上云霄,体验了超乎想象的美丽中国。而在第二季的拍摄中,新的视角、新的手段的运用也无处不在。

其中,为了呈现更广阔空间的绚丽景观,第二季节目首次利用卫星采集数据,通过卫星影像辅以后期处理,用更为宏观、新奇的视野为观众呈现卫星视角下的美丽中国。在卫星影像的呈现下,平原和水系像美丽的叶脉一样清晰可见。


亮点2:航拍也能“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在电影拍摄中很经典,在航拍界同样很受关注。

比如,在四川省的拍摄中,航拍镜头便通过一镜到底将川菜和川剧串联呈现,使观众对四川的地域文化印象深刻。除了高空大面积的景色呈现,贴近地面超低空水平直推也极具视觉冲击力。同时,多处垂直镜头从低到高,令整体景观从低处的窄视角随着高度增加变得更加开阔,让景象由局部到宏观立体呈现。

承制节目的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航拍中国》监制李向东告诉记者,只要是适合一镜到底的场景,摄制组在不同省份都进行了尝试,“比如在江苏,我们在苏州园林拍摄几个不同的场景,拉开之后从院落看到院湖,看到了连贯的场景”。

他还透露,在一年的拍摄时间里,摄制组先后动用了12架载人直升机、70多架无人机,总航程达到20多万公里。

亮点3:VR技术呈现“河流交汇”

《航拍中国》第二季在VR技术上的探索也不容小觑:拍到淮河的水陆立交时,摄制组试用了360度摄影及VR技术,“那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工程”。在电视上也有了活力。

《航拍中国》第二季制片人韩雯透露,在江苏淮河水上立交大运河和淮河整个走的水路立交,那个是非常令人震撼的工程,它也是用VR的,360度摄影,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此外,在精美画面和独特的镜头语言之外,第二季延续了《航拍中国》一贯的声效和音乐特色,在节目的原创音乐中,吸收了长调、民歌、戏曲的元素,不同的旋律渲染出多样的情感氛围,极大提升了这部纪录片的音乐美感。

更让人高兴的是,在第二季节目开播的同时,《航拍中国》第三季的拍摄工作也已全面启动,目前已经选定了包括贵州省在内的省份进行拍摄。

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到社会经济发展,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3月3日起,《航拍中国》第二季继续带你见证大好河山。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