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镇丨黄渡近期修缮3处不可移动文物,夏采曦的故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作者:周到君
编辑:丁夏
时间:2019-03-09 00:28

安亭原来有17个不可动文物,

你们知道吗?

文物修缮利用

近年来,政府每年拨出专款,陆续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同时挖掘其内在价值,让这些记录历史沧桑的文化遗存,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下近期修缮利用的三个不可移动文物:

1、夏采曦故居

在黄渡劳动街70号的一个拐角深处,这座始建于同治八年的建筑被命名为——夏采曦故居。

修缮方案于今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即将动工。

1964年曾以“中共淞浦特委会议旧址”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改为“青浦东乡中共党员会议旧址”重新公布为嘉定县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6日。更名为“夏采曦故居”,作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

夏采曦故居是嘉定区重要的革命史迹,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周边区域的光荣革命斗争。

夏采曦故居保存着仪门一座,上书“桂馥兰芬”“同治八年如月”等题刻,并保存着砖雕装饰。

民国十六年(1927)9月,陈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在此传达中共“八七”会议精神,会议由中共青浦县委第二任书记夏采曦主持,着重讨论东乡农民秋收起义问题。

夏采曦故居见证了夏采曦作为黄渡的革命儿女,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经考证,夏氏为本地望族,耕读传家,扶济乡民,捐建乡学,是闻名一方的乡绅。夏采曦故居目前依然有人居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次修缮工程,除了修复仪门、整修地坪和清理环境之外,还将在院内建石刻一座,介绍文物历史和夏采曦的生平事迹。修复以后,这里将成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本地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生动的史料。

(地址:安亭镇黄渡古镇劳动街70号)

夏采曦生平:

夏采曦(1906—1939),原名清祺,原黄渡镇人。少时就读于私塾,民国8年(1919)入上海民立中学,任校学生会评议部长。民国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洋公学电机系,任校学生会主席。时值全市掀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夏采曦义愤填膺,召开学生会紧急会议,开展后援活动,并派代表参加顾正红烈士追悼大会。同时通电声援罢工工人,出版刊物《五卅血泪》,组织学生讲演队,抗议帝国主义暴行。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代表上海市学生,出席广州全国学生代表大会。返沪后,被学校当局开除。

民国16年2月,北伐军抵达上海,中共江浙区委派夏采曦回黄渡开展党的工作。他与在青浦领导农民运动的顾达珍、顾复生等密切交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入狱。6月初,经党组织营救,青浦县政府被迫予以释放。

9月,夏采曦在黄渡家中主持召开青浦东乡党员会议,由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淞浦特委负责人陈云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讨论东乡农民秋收起义计划。之后,夏采曦积极筹划黄渡、观音堂、章练塘、小蒸等地的秋收起义。

民国17年3月,夏采曦任扬州特委书记,领导扬州、泰州,高邮、东台、兴化、六合、天长、仪征、宝应等地的革命斗争。民国18年7月,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民国19年春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该年12月,任中共江南省委宣传部长。“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任中央特科第三科长,兼任上海市法南区区委书记。民国22年7月,调往江西中央苏区红军大学任教,协同红军总后勤部,成功地改装了制造枪弹的小型机器。

民国23年10月,夏采曦随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参加长征。至川贵交界处——江口,奉命与余泽鸿等开展江东地区武装斗争,以牵制敌人。后因众寡悬殊,组织决定撤离。夏采曦改扮行商至四川宿店,撬去口中金牙,变价抵充旅费。后得姐弟资助,于民国24年7月返回上海。

同年秋,夏采曦由党派往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民国28年由于苏联肃反扩大化,牺牲于苏联。

2、泰山堂

泰山堂由陈氏建于清末,具体年代不详。对于私人产权的文保单位,区、镇两级财政也积极给予资助,修缮后发挥文物价值。

泰山堂的主厅采用立帖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架,明间圆作抬梁式四界梁,是江南地区典型的木构做法,反映了清代以来嘉定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空间特性,对研究嘉定地区的人文历史特征具有较高的价值。



泰山堂以主厅门窗为代表的小木制作工艺,十分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江南地区的传统家族的审美理念。现在还遗存主厅与厢房,是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泰山堂层层错落的屋顶、屋脊的瓦作形象,增强了建筑意象的识别性和领域感,营造初嘉定地区的建筑审美意趣。



泰山堂的二进建筑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遭日军炸毁,仅存水井1口,仪门损毁后重修,失去原貌。但从整体来看,仍然是黄渡老镇区最年久、保存较完整的建筑。去年7月,区镇两级文物保护部门投入近50万元进行修缮,工程将于本月底完工。



地址:嘉定区安亭镇黄渡古镇文化街39号

3、吴氏住宅

俗称吴菊田洋房,位于安亭镇黄渡古镇佛阁弄5号。建于民国九年(1920),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



今年2月,这座空置多年的破旧老宅“成功转型”,变成了“幸福弄堂”助老服务社,附近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息娱乐,80岁以上老人还能在这里吃上午餐。



活动室




图书室




休息室


饭厅


2017年启动修缮,在不改变结构的前提下,对建筑进行了加固、补漏,恢复了原有风貌,并加装了消防设施。

合理使用,专人管理,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佛阁弄5号)

政府制定了文物修缮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对所有文物建筑建立消防巡查制度,并将对剩余几处存在隐患的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逐渐开发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安亭现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黄淳耀墓

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

  • 严泗桥

  • 井亭桥

  • 菩提寺碑

  • 六泉桥

  • 夏采曦故居旧址

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

  • 陆氏住宅-1

  • 陆氏住宅-2

  • 黄渡碾米厂旧址

  • 黄渡吴氏住宅

  • 工农街70-80号住宅

  • 泰山堂

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点:

  • 彩虹桥

  • 罗家村金氏住宅

  • 万福桥

  • 西横街50-58住宅

  • 方泰西街水井

这些文物是不是就在你身边呢?

来源:安亭观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