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开一家药店,光申请筹建审批就要耗费近一个月时间,现在居然当场办完,节省了我们不少成本,这是我来上海十多年最开心的一次体验。”近日,在静安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大厅,拿到《同意筹建决定书》的一家药品连锁企业负责人刘先生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以往药品零售企业许可开办要经过筹建审批,一般耗时30天。但如今在静安,只要企业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要求,当场就能办结。
去年,静安专门针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特殊需求“量体裁衣”,出台了《进一步简化行政许可流程优化服务与监管“十条”措施》。
记者了解到,之前药品零售企业许可开办需经过筹建审批,耗时30个工作日。根据“新十条”,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以法定时限为基准,建立许可快速办证通道,企业提交筹建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要求,当场发放《同意筹建决定书》。此外,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涉及名称、法定代表人、门牌号码变更,补证、注销的许可申请,从法定20个工作日缩减至当场办结。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400余家食品经营企业免于现场核查,材料齐全5天即可领证,享受我区食品经营企业“一路绿灯、极速开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另有400余家食品经营企业符合条件当场领证,上海益丰大药房等数家药品经营企业一举缩短开业筹备时间30天,市场准入更加宽松便捷。
前一家商户撤离时没有注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后续企业餐饮许可证办不出,这样“一址不可二次办证”难题怎么破?静安“新十条”给出答案:首创食品经营场地“二次利用”流程,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于同一地址重新颁发新证,有效释放食品经营场所资源。
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科长许明介绍,对于前一家经营者已经不在注册登记场所有经营活动的事实,属地市场监管所通过上门检查等监控手段确认。经营场地的房东要签署承诺书,承诺已终止与之前经营者的合同关系,没有“一地两租”。有了上述证据后,后来经营户就可办理相关证照。在企业已取得营业执照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将不再要求企业申请食品经营许可时提供房产证明,不再核实同一场地上是否已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曾经历了上家许可证未注销而无法办证的窘境,瑞幸咖啡大悦城分店负责人直呼太幸运:
“眼看装修都快完成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却迟迟没有办下来。我们都以为这次要打水漂了!”
去年,在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下,仅5个工作日,该店铺就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并在去年年底顺利开张。这类案例不在少数,目前已有二十家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实现了食品经营场地“二次利用”。
此外,静安还首推注册许可精准化服务机制。对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上门进行政策指导,实施面对面服务,如对区内大融城等新设大型商场,从准入关口提前介入,优先受理、优先审核,并根据需要提供集中上门等专项服务,快速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进程。
据介绍,静安严格开展食品经营者、药械经营者证后现场核查。如对新开办的零售药店,有关部门会在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3个月内进行GSP跟踪检查,发现严重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依法撤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并向社会公开检查和处罚信息。
依托监管数据平台,相关部门会提前3个月督促许可证即将到期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办理延续登记,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此外,对食品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和考核管理,随机抽查并将抽查考核结果纳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通过智能化技术对机构人员、设置布局、设施设备等监管重点进行精准化监管,开展双随机检查、飞行检查以及食品安全体系检查,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