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揭露F1围场真相,队友不是队“友”,矛盾与嘲笑更是常态


作者:陈庚
编辑:陈庚
时间:2019-03-18 15:05

在赛车比赛中,你最大的竞争对手永远不是其它车队的车手,而是与你驾驶同款赛车的队友

无论是2007年迈凯伦车队,阿隆索与汉密尔顿的鱼死网破,亦或是2016年梅赛德斯车队汉密尔顿与罗斯伯格之间的“兄弟残杀”。如何与队友相处,都成为了F1车手的一大重要课题。

里卡多在片中有这样一段自述“你的队友就是你最大的敌人,要是他每场比赛都击败我,我的生涯就完蛋了。”他与维斯塔潘在阿塞拜疆站的那次碰撞便是矛盾日积月累得来的爆发。

上文中提到的兰斯·斯特罗尔,得益于父亲提供的雄厚资本,他在F1世界中并不愁没车能开。在告别威廉姆斯车队后,他占据了Racing point车队的一个车手席位。

至于另外一个席位,则被墨西哥车手塞尔吉奥·佩雷斯锁定,原因在于他背后的资源更广。所以,被视为未来世界冠军争夺者的埃斯特班·奥康因能力之外的原因丧失了参与本赛季F1赛事的机会。

输给场外因素,这自然让两人矛盾激化。在新加坡站发车时,奥康尝试在三号弯外线超越队友佩雷斯。但是处于内线的佩雷斯并未察觉到他的存在,让奥康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撞墙退赛。

这一事件让车队老板奥特玛·萨夫纳异常气愤,“像他们这样撞到一起是不可接受的,作为车手他们要知道团队比个人更重要,我们必须回去给他们灌输这样的规矩。”可矛盾一旦开了口便无法弥补,佩雷兹和奥康在两年合作期间发生了数次“内斗”。

去年墨西哥站,奥康倾尽一切拿下第11名,没能拿到积分的他正式退出了车手席位的争夺。赛后,离场的奥康和接受采访的佩雷斯被镜头纪录在了同一画面,让车迷感叹围场世界的残酷。

除了队友,在F1的围场世界中,这项运动还离开不了这几个关键词:胆量、嘲笑、矛盾、传承。

胆量:永远是一名车手应有的基本品质。即便现在的赛车已经足够安全,但开着马力全开的F1赛车在各种赛道上穿梭,无疑是极需勇气的一种行为。里卡多在评价到这一事实时,也说道“如果这个人胆量变小了,那么他应该要退役了。”其他车手在面对这一议题是同样表示“不惧怕死亡”。

嘲笑:是心理的较量更是弱肉强食的体现。在这部影片展示的幕后故事中,格罗斯让成为了最出丑的那个人。在阿塞拜疆站,格罗斯让在安全车的带领下失控撞墙,这次低级失误对哈斯车队来说苦不堪言,对其他车队来讲却成为笑柄。“不怀好意”的节目组甚至把雷诺技师的笑声都剪辑进去。

此外,在西班牙正赛开始之前,迈凯伦的工程师便预言格罗斯让通过不了一号弯,结果也如他所愿。

矛盾:恩怨情仇所带来的火药味永远是竞技体育最大的卖点。之前提到的雷诺与哈斯之争,让两支车队旗下的车手霍肯伯格与马格努森互相看不顺眼。

巴西站上,维斯塔潘与被他套圈,不肯让步的印度力量车手奥康相撞。汉密尔顿趁机超越,维斯塔潘痛失冠军。

赛后,维斯塔潘找奥康理论的一幕还成为了2018赛季的“精彩瞬间”。

传承:围场世界,除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之外,有关于梦想的传承也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因在日本站撞上救援吊车,朱尔·比安奇在昏迷9个月后英年早逝,不幸离世。

他的教子夏尔·勒克莱尔为了延续他的梦想,在今年穿上了法拉利的红色战袍,圆了比安奇为法拉利效力的梦想。

比安奇是勒克莱尔的赛车领路人

阿布扎比站成为了阿隆索的谢幕演出,但有人告别赛车,自然也有新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赛车梦想而加入。拉塞尔、诺里斯和阿尔本,三名围场世界的新面孔或许将卷起一股“青春风暴”。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