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年时间设计与改造,徐汇滨江的“白胖子”建筑——油罐艺术中心将于3月2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个周末,还不赶快去打卡?
油罐建筑群坐落于中国最早的机场——上海龙华机场原址,机场停用后被完整保留,极具时代色彩。
当油罐艺术中心创始人乔志兵第一次来到这里,城市工业遗迹中所蕴含的能量感与空间感使他萌生了打造这一非营利艺术机构的想法。
乔志兵与负责油罐艺术中心整体改造建设的OPEN建筑事务所在项目伊始便提出保留油罐的整体外观结构,赋予这个工业遗迹全新的当代感。
油罐艺术中心主体由5个巨大的纯钢板结构航油油罐组成,昔日的油罐在今天继续创造着提升城市生活的可能。在传承方面,部分油罐体高达15米的内部空间被完整地保留并变身为艺术与生活的载体,这些铭刻油罐的工业记忆和原始美感的空间可用于进行大型特定场域艺术创作;在创新方面,部分油罐空间被改造,区域被重新分隔与规划,可用于多重形式的艺术作品的展示。
在这建筑群中,1号油罐和2号油罐相对独立,3号至5号油罐被覆土绿化的“超级表面"相互连通,同时连接室内外空间,创造性地在艺术展览、公共空间和休闲娱乐的功能中灵活转换。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表示:“油罐艺术中心可以说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油罐空间改造案例。”
以中空油罐作为艺术项目的展示空间是全球范围内少见的改造实例。对于艺术家来说,在油罐艺术中心展示作品是一种积极挑战,如何在非传统空间内诠释作品与空间的关系成为其面对的命题;对于公众来说,这些空间不仅提供了更为新颖与更具包容性的艺术鉴赏机会,也提供了思考艺术、建筑、都市及历史关系的机会。
伴随着油罐艺术中心的开幕,三场突破创作界限、深度学术探讨的展览为公众开启全新的视角。
展览“建立中”聚集了13位在国内与国际当代艺术界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展览邀请他们将长期创作生涯中不为人知但有重要实验性意义的作品展示,试图阐释艺术实践或艺术机构实践“起点”及“终点”的动态流变关系,同时旨在思索并探讨“建设过程”的意义。
广受全球重要艺术机构关注的阿根廷艺术家阿德里安・维拉・罗哈斯( Adrian Villar Rojas)的个展“有时候你会想,在一个相互连接的宇宙中谁在梦到谁?”代表了当今国际当代艺术界前沿和严肃性的发展思潮。
备受瞩目的日本艺术团体 teamlab于上海的首次大型个展" 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则以其标志性创作方式将油罐艺术中心的5号罐改造为大型沉浸式互动空间,鼓励观赏者在宏大却不失亲近的艺术作品中思考“我”与世界的意义。
油罐艺术中心同时配套了公共艺术公园、都市森林、城市广场、草坪广场及项目空间等功能区域。在改造整个油罐群落时,OPEN建筑事务在“超级表面"的概念中,以创新性、整体性的绿化平面将原本诸多高低错落的位面凝结成一个整体。表面之上是开阔的艺术公园、表面之下则是展览与服务空间。相对独立的油罐和空间以数条流畅的路径联通,为公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亲近自然。
乔志兵表示:“油罐艺术中心希望以小到社区的尺度、大到城市的视野,为上海焕发全新的艺术活力。作为惠及本地、面向世界的多元化非营利机构,油罐艺术中心不仅将继续支持并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艺术家优秀的创作,还将构建国际艺术文化对话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