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喜爱的上海老字号品牌评选 | “海上明园”里的上海饭店


作者:周到君
编辑:周到君
时间:2019-03-21 13:39

弄堂里、巷子口随处可见的品牌都是你对于上海的时光印象,印象中喜爱的上海老字号是否还陪伴在你身旁?快来点击参与评选h5:用时光印象刻画你的上海DNA! 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晨报·周到和上海日报·SHINE主办的“消费者喜爱的上海老字号品牌评选”活动3月21日拉开帷幕,将持续到4月10日结束。评选活动共分为必吃、必购、必逛三大版块,本期品牌介绍为必吃版块候选名单之一——上海饭店

上海老饭店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原名“荣顺馆”,它地处素有“海上明园”之称的豫园商城旅游区内,是上海菜的发祥地,菜肴以选料精细、风味纯正著称。

“老饭店”的创建人张焕英,是浦东川沙人。1875年,他在新北门内老城隍庙西首小街旧校场路上,租下一幢年久失修的小楼,开起了夫妻老婆店,取名“荣顺馆”。当时店堂狭小,设备陈旧,只有两张半桌子。张师傅自己掌勺,老婆,儿子跑堂服务,由于他烹调技术高超,加之菜肴经济实惠,开市不久便门庭若市。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响,逐将店名改称“老荣顺馆”。但店里的常客却习惯以“老饭店”称之,渐渐叫出了名,老板也就索性改以“老饭店”为店名。“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年“老饭店”虽地处陋巷,但由于名厨高手代代相传,名声始终不衰,狭小的旧校场街也因此车水马龙,热闹起来。

上海老饭店雅客来勤,“荣顺馆”面积虽小,店主张焕英深谙做好生意的门道,他要求店小二们要技艺熟练、待客热情,加以菜肴价廉物美,使“荣顺馆”有了许多回头客。

到了三十年代,“荣顺馆”店堂已经发展到两层楼面,但张焕英的儿子继承父业又勤于创业,菜肴讲究色,香,味,形,同时善于学习,创制了一批看家菜,如沙锅大鱼头糟钵头、八宝鸭等,声名日隆。上海人对经常去的地方就叫“老地方”,“荣顺馆”的老吃客就称它为“老饭店”。

老饭店供应的本邦特色菜肴,在新老同业中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该店十分讲究菜肴特色,进料强调鲜活,取料注重精细。非鲜不取,非活不用,特别是鱼虾,定要活蹦乱跳的。

在长年研制实践中,老饭店将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部位施以不同的烹制方法,吸取了苏、浙、皖的烹调特色,改浓油赤酱为重原味、重烹调、保持香、脆、鲜、嫩而不失营养成分,从而发展并丰富了本邦菜,形成了独特的上海风味,招牌特色名菜有八宝鸭、扣三丝、八宝辣酱、椒盐排骨、松鼠黄鱼、竹笋鳝糊等。

李伟平是本帮菜烹饪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之一,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弘扬饮食文化,在传承烹饪精髓上积极进取,以勇于创新的使命感和辛勤耕耘甘于奉献的责任心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李伟平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带领团队成员为顾客提供精美的菜肴和优质的服务。身为高级技师的他不仅技艺精湛而且从不藏私,以拜师带徒的形式竭尽所能帮助徒弟们提高技艺,为上海老饭店的人才队伍梯队建设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更为培养更多青年厨师传承上海老饭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果你也喜欢这个必吃老字号候选品牌—上海饭店,请戳此链接,为它投票!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