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姨头上最靓的发型,我们做了一点采访


作者:韩小妮
编辑:韩小妮
时间:2019-03-23 19:29


在有阿姨妈妈扎堆出现的场合,总能看到一两个这样的发型。

怎么形容呢?有年轻人给它取名为“菠萝头”、“花菜头”。

我们团队的摄影大哥擅自称它为“蛋糕头”,因为它就像一只奶油大蛋糕一样层层加码,波澜壮阔。

你一定见过这类发型的啦:刘海高高隆起,反翘上去,或是吹出一个翻卷的弧度。后面梳成盘头,又或者烫成小卷炸开来。

不管它究竟叫什么头,总之,蓬勃高耸是它的精髓。

对于年轻人来说,阿姨妈妈们喜欢的这种发型简直是“迷之存在”。

甚至有网友专门在“知乎”上发问:为什么上海阿姨对那种夸张的发型情有独钟?

是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起蓬头

▼点击观看▼




“我估计多数人不欢喜这只发型。”

“阿拉女儿讲:侬去改只发型呀,我不欢喜侬只头发。侬弄得自然点,不要定型水喷得噶硬。”

“我讲:侬不欢喜,我欢喜!我就欢喜喷定型水,精神呀。今朝人家记者来采访我,我‘扎台型’去了!”

“侬觉得这只发型好伐?”

戎文娟阿姨的刘海吹得高高的,画了个圈垂在额头。烫成小卷的短发在定型水的作用下硬挺地炸开来。

发色染成葡萄红,就像一团火红的蘑菇云,在人群中很难被忽视。

听说我们对阿姨妈妈的发型感到好奇,个性爽朗的戎阿姨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戎文娟在一家星巴克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看我们就阿姨妈妈的发型聊了那么久,旁边的年轻人惊呆了。


看得出来,她很喜欢红色。除了一头红发,她还穿了件大红色滑雪衫,一抹红唇,十指蔻丹。

“阿拉这个年龄,要打扮得跳一点。我今年62岁唻。实足(实岁)噢,62唻!”她强调说。

对于自己发型的回头率,戎阿姨是有点数的:“到外地去旅游,人家蛮欢喜我这只头呃。有的人会讲:侬这只头蛮好看呃,啥地方吹啊?”

甚至有人发出“天问”:“侬这个到底是真头发还是假头发啊?”

对此,戎阿姨倒也不乏幽默感:“我讲:‘假呃!’——跟伊捣捣浆糊。”

这样“以真乱假”的发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人吹出来的。戎阿姨有自己的“御用”理发店。

“这爿店我去了廿几年唻。”她说,“有些人搬到老远去了,特地乘车子回来做头发。”

“这爿‘剃头店’蛮大呃,上下两层楼。楼下是‘男小宛’(男孩子)吹小青年头发,楼上有四个小姑娘,专门吹这种‘老阿姨头’,吹得蛮牢的。”

戎阿姨说的这家理发店,开在共和新路、中华新路上,有一批阿姨妈妈级的老客户。



■店里一批阿姨妈妈级的老客户,对于高耸蓬勃的发型情有独钟。


“她们每个礼拜都要来的。这种发型现在上海滩做的店不多了。”老板娘戴红妹说。

阿姨们的发型蓬勃高耸,但不管是做家务还是跳广场舞,怎么动都毫不凌乱。

要做出这种“蛮牢”的效果,用戴红妹的话来说,一是理发师要有点“功底”,二是定型水必须“给力”。

“没有功底,你想让头发一个礼拜掉不下来,那是不可能的。”她说。 




对于阿姨妈妈们喜欢的这种发型,年轻人有点“看不懂”。有人专门在“知乎”上发问:为什么上海阿姨对那种夸张的发型情有独钟?



■在知乎上,有网友就上海阿姨的发型发问。


“宽带山”上也有人讨论:为什么“老阿姨”标配此发型?

有人回答说:“因为以前年轻时那是时尚,她们的时尚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还有人祭出了“麦当娜老阿姨”年轻时的照片:喏,娜姐同款。



■麦当娜年轻时的造型,也经常可以看到高耸的刘海。


此话不假。我们翻看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报刊杂志,南京、白牡丹、华安等国营老字号当年发布的流行发型中,就有不少这样刘海高耸的造型。

90年代中期,戴红妹来上海学手艺,恰好赶上了“盘发”大行其道。如今店里给阿姨妈妈们做的发型,正是从当年流行的“盘发”演变而来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刊登在报纸上的当季流行发型


年轻人只道这是“菠萝头”“花菜头”“蛋糕头”,其实这里面有着万千种变化。

“有吹反翘上去的;也有吹个圈下来的;还有一半吹反翘,一半吹个圈下来的。有的人喜欢古色古香,刘海‘pia’一片飘下来再甩上去……”

“做到最高境界,你抓着这把头发,随心所欲,怎么盘都好看。”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拍视频:林国华 /

编稿子:韩小妮/ 拍照片: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刘 真/

拿摩温:陈不好玩/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