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态度 | 切莫妄自菲薄,也勿目空一切​


作者:子不语
编辑:倪维佳
时间:2019-03-28 21:30

3月26日,华为在法国巴黎发布了新旗舰手机P30系列。其中P30 Pro作为全球首款配备超感光徕卡四摄的手机,号称具有“天文望远镜级别”的拍摄能力。


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介绍,P30系列在几乎全黑暗的情况下,都能够拍摄出无比清晰的图像。他甚至现场演示了一组由iPhone XS Max、三星Galaxy S10+和华为P30系列分别拍摄的星空。


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不管怎么样,这次P30系列拍摄的星空,着实把我们震撼到了。苹果和三星拍出来都是漆黑一团的夜空,P30拍出了一条漂亮的银河。


尤其是三星,余承东还故意点了一句:You can see Galaxy phone cannot see Galaxy.(三星的Galaxy手机,Galaxy就是银河的意思。)


结果发布会的第二天,三星就直接回怼,他们发了条微博,说,“请问,能不能在你的超感官显示屏上看看我用单反拍的星空?”


没有指名道姓华为,但一看就知道,意思是暗指华为作假,那张银河系的照片根本不是用手机拍出来的。



国内不少人,包括一批摄影师,站了三星的台。他们的理据主要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如果对于星空连续曝光超过10秒钟,星星就会有拖尾。而华为发布会上那张银河系的照片,标着曝光时间30秒,明显不科学。


好在那张银河照片的拍摄者,亲自出来公布了照片拍摄的视频,证实了P30系列运用了多帧算法自动堆栈的方法,完全可以在黑夜里拍出深邃的银河系。


华为最终证明了自己,这还是令我们觉得很欣慰的一件事情。但在华为与三星的互怼过程中,网上仍然有很明显两群人,一群不妨称为“华为黑”,一贯以来对国货,尤其是国产的科技类产品,抱有明显的不信任感。一群不妨称为“华为吹”,他们相信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一切对手,都已经不足为患。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确实已经跌入谷底。2017年底,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跌至0.8%,几个月后,旗舰产品S9上市,第一个月在华出货刚到8万台,赶不上同期开售的OPPO新机一天的销量。


但三星垮了吗?远远没有,三星的手机屏,技术、产能、良品率全球第一,2017年,三星在 OLED 屏幕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9%。同样,在手机存储器领域,不管是当下主流的DRAM内存还是SSD固态硬盘,三星都是第一。


更不用说,2018年,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占比19%,连续7年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苹果占比13.4%,华为13%。


华为其实在手机行业是后来者,去年在二、三季度,全球销量曾一度超过苹果,从Mate20到P30系列,都有很强的创新感和亮点,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比起深耕手机行业几十年的三星,必须承认,还有许多需要追赶的地方。三星是全球唯一拥有手机行业全产业链的厂商,华为在手机基带技术上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工业设计的能力也值得称道。但在液晶屏、内存等等方面,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从三星身上学到的东西,确实很多。



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搞研发,这正是这些年,中国想要在高科技行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而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其实也正是华为能够跻身于真正世界一流企业的原因。华为的优势其实并不在手机上,而是在信息与通信技术上。在目前的手机基带技术上,即使是苹果也无法绕开华为和高通联手设置的专利壁垒。而在5G领域,华为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已经接近2000件,占比17%,在全球所有的通信厂商里稳居第一。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不由分说地去吹华为的手机,更不要不明就里地去黑华为。不吹不黑,学华为一样用能力说话,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说话,这才是提高中国自主研发能力良性的环境。


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张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工仪式,老外“入乡随俗”祭三牲的照片。很多人乐此不疲地转发“特斯拉祭三牲”的照片,是因为他们相信,任你什么明星企业、商业大佬,到了中国,都要按照中国的规矩来,否则就别想赚钱。


这张照片当然是假的。入乡随俗?也许在马斯克移民外星球的时候会考虑一下。


在汽车行业,中国也是后来者。在1984年,上海大众合资项目终于落地的时候,上汽的老师傅曾感叹,德国车是造出来的,我们是敲出来的。


三十多年来,德国人教会了中国人如何造车,美国人教会了中国人怎么卖车,日本人在中国开了第一家4S店……他们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


特斯拉来中国建厂,与其希望他们入乡随俗,不如期待他们再来给我们上一课:和大众、通用、丰田曾经教给我们的不一样,特斯拉一直在钻研的,是如何革一个行业的命。



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时间里,中国成长的速度很快很快。记得不知道是谁说过一句:中国想要弯道超车的领域,就能实现弯道超车;如果中国做不到,那也没谁能够做到。其实想想,也确实如此。


但前提依然是,不浮躁,肯学习,不自卑,有自信。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华为已经做到了世界一流,那么在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我们也要放稳心态,做好准备,期待中国的企业能够青出于蓝。


图片:黄欣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