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广场舞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些广场舞阿姨爷叔们还都有证,社会体育指导员,那真的是很厉害很稀奇!更厉害的是,去年年底,天目西路街道共有8位居民获得了静安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颁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荣誉证书,4人获“先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另有4人获“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这8位获得荣誉称号的居民来自天目西路街道各居民区,他们在各自的居民区都是体育团队的领队,运动类型以广场舞为主,也有太极拳、气功等。最初,这次“先进社会体育指导员”之一、人称天目西体育大队长的吴招娣在团队活动中注意到这些领队,她有事没事就“安利”他们:“你带着一支队伍,你有证书吗?现在区里有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这是专门给体育团队领队培训的,拿了体育指导员的证,就是跳广场舞的正规军了。”而吴招娣本身已经是国家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了,这是体育指导员的最高级别。十几年来,吴招娣从门外汉到最高级别的指导员,她也是边学习边实践,她劝其他居民考试拿证,其实也是现身说法。就这样,近几年,陆陆续续有几位阿姨参加了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组织的培训,拿到了三级、二级的等级证书,而这次“先进”“优秀”等荣誉称号也是在这基础上评选而出的。
培训究竟教些什么?考试又考查什么呢?有些居民一开始也有这样的疑问,他们认为广场舞许多人都会跳,这还要学吗?但学成归来的他们对周到君说:“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拿了证后,自己也有底气把所学教给别人。”学习分两部分,理论和实践。既然是体育指导员,要学会如何“指导”别人,课上老师会教学员如何带领体育团队?怎样在团队活动中注意安全?如何和成员沟通?以及一些心理交谈的技巧。实践部分就更五花八门了,各种拳、操、舞都有涉猎,如气功、太极拳、广播操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试便是现场学一个新的团体操门类,再现场反馈,考官根据现场表现来打分。
今年春节期间,吴招娣接到比赛任务,要排一个气功舞,要求是把气功的每个功法都编进去,包括易经筋、五禽戏、马王堆、八段锦、六字诀、大舞等,吴招娣排了很久,起初她觉得考官太为难人了,但终于她把各个功法都兼顾到了,她说:“我觉得一级级考上来,收获还是很大的,以前真的难以想象我能排出这么复杂的一个舞。”“国家级”的吴招娣这些年没有少游说身边的“广场舞人”,“有位阿姨一直对我们考证不以为然,有次我们带的两支队伍一起比赛,差距一目了然,她看了之后说后悔没听我的话。”吴招娣如是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坚持,这些阿姨爷叔坚持投身社会体育事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初衷:为了自己身体好。曹爷叔是八个人中唯一的男同胞,他参加了吴招娣领衔的舞操队后,体重降了三四十斤,“三高”也都没有了,他后悔没早点来,而这样的例子在吴招娣的团队中比比皆是。
让身体更健康是动力,学了专业知识后,他们更知道怎样让自己规范的健身,怎样才算把动作做到位。张阿姨总结道:“锻炼要达到一定量,微微出汗、手心发热才算有效果。”
考出了证书后的他们形容自己“入坑了,也上瘾了”,考出三级的计划来年考二级,考出二级的盼望着有一天能像吴招娣一样考出国家级,编舞指挥都不在话下。
就这样,这8位阿姨爷叔成了天目西路街道体育团队的核心,光吴招娣领衔的团队就有五支:老男孩舞操队、华康健身队、气功队、不夜城拳操队、广场舞队。而其他7位成员又在各自的居民区有着一支队伍,少则十几人,多则25人上下,这些队员加在一起,超过100人,他们承担了许多演出、比赛任务,拿吴招娣的话来说,他们是“从年初一练到大年三十,几乎天天练习一天不落。”
“正规军”带领下的社会体育力量,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