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去中华艺术宫看这幅最“应景”的《清明上河图》动态版


编辑:吴琼
时间:2019-04-06 08:32

《清明上河图》,中国艺术史上蔚为壮观的国之大宝。这是一幅描绘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又称汴京)风貌的风俗画。

它以长卷形式、以精妙工笔全景摄入北宋末叶首都的城郊乡野、街道车马、河桥舟船、商铺民居,以及士农工商各业人物的市井百态,可谓北宋时代的“百科全书”。

由于《清明上河图》多次出入皇宫名声极大,特别是元朝后多转辗于文人墨客之间,版本问题越来越复杂。

今天,国内外公立私立博物馆和收藏家所藏的《清明上河图》约有几十幅之多。

其中中国内地十余幅,中国台湾九幅,美国五幅,法国四幅,英国和日本各一幅。全世界到底藏有多少版本,至今仍无法统计具体数字。

现藏故宫博物馆(北京)《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作,绢本,淡着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综观全图,分为郊野、汴河、街市三大段。

据赵广超《笔记<清明上河图>》统计,共绘人物七百余人,驴、马、骡、牛、骆驼、猪等畜类八十余头,大小船只二十余艘,各类车辆轿子二十余乘。

开封城

公元960年,宋王朝取代后周,开封以经济优势赢得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青睐,成为了宋王朝的安都之所在。

开封迅速繁荣,最重要的是教育全面普及(科举制度),形成从政府官员到庄稼汉都会自觉读书的风气。

北宋的首都,以第一个“高度消费性城市”的身份出现在人类历史中,为后世的商业文化率先辟出第一条“购物街”。

城郊

画幅一展开便是城外郊野,荒村小桥,一个大孩子领着几只驮着木炭的毛驴“得得得得”地越过小桥第一只毛驴的头戏剧性的一扭,带大家从城郊正式走进这幅长卷。

画卷内的场景,人物有采取平视,有略作悬浮俯瞰的角度,甚至在同一个篇幅里兼用不同的角度来处理。

例如平视驮着柴碳的毛驴,略向上仰看扛着桥那一行步履匆匆入城的行伍,立即又俯看骑驴出城的旅客。

这是典型的中国散点透视,配合的好可以同时间表达不同角度以及时序的内容。

城郊这段所采取的是传统水墨(设色)的手法来描述城郊的田野景色,以疏落的村陌,一些开始长出(或开始掉落)树叶的林木,平缓静悄的小桥流水作为渐次走向闹市的前奏。

年代久远,颜色已变得十分隐晦,墨色的线条显得特别瘦硬,是宋代初期绘画的流行笔触。

看上去,有时仿佛好像是书写的线条(书画同源的理论大体上在宋代开始讲究,在元代得到全面发展)。

隋堤柳

相传当年柳树新栽,娇媚依依,隋炀帝(杨广)宠爱有加,兴之所至,御笔亲赐柳树国姓,于是乎就“杨柳,杨柳”地一直叫下来。

千尺柔条,轻轻拂出“隋堤烟柳”名,成为著名的开封八境之一。

画卷所见的汴河柳据载为了加强的护堤能力,于是就将树枝不断截去,捆成木椿,结在河边,防止两岸泥土滑坡。

而原来织巧的树干就变的瘿结粗壮,满足一派“枝斫得越狠,根扎的越紧”,拼死也护堤的决心。

汴河

开封有四条主要的河流,分别是金水河,五丈河(广济河),蔡河(惠民河)和汴河,都是运河,将四方粮食物资源源运往京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补给线汴河(开封因而叫做汴京)。由于汴河所引的是含沙量极高的黄河水,宋代初年政府规定每年从十月至翌二月封河,期间发民工三十万进行清理河床,以确保这条运输的大动脉畅通无阻。

每年复航之后的第一批船只抵达开封时,约莫便是清明。看画卷内的客货船基本上都是逆流而上,所描述的应该是这个时候。

相信也是画家不从最繁盛的地区着手,而挑选京城东水门外约七里的虹桥来发挥的原因。

沿着官道而行,市容逐渐热闹起来,开始见到各类型的店铺。有顾客在茶寮品茗,有挑夫从停泊在河边的船只卸货,小酒家悬挂着酒旗,上有“小酒”二字。

即将过桥

汴河上南粮北运,北货南输,大大小小的客舟货船有些已落碇泊岸,有些有纤夫拉着逆流而上,较轻便的以前后双橹摆渡。

这艘客船便是由纤夫拖拉着缓缓向上游进发。由于贴近河岸关系,船夫显得小心翼翼,分别手持长蒿,勾竿控制方向,以免碰到挨岸停泊的船只。

值得留意的是受到牵拉关系,船桅稍向前倾,形成船首桅绳略为松弛,而船尾部分的绳索则因为受力而绷紧。

岸边船只由挑夫卸货,船夫水手难得清闲,自然光顾岸上的食肆。

另一艘停泊在前舷的客船上的船夫亦站在穿旁边凝视注视,这艘船看来较豪华,窗栏精致,兼设有门楼(画绢略有破损)。

虹桥

这桥外形像天虹,大家亦以“虹桥”名之。桥上摊贩行人挤得水泄不通,肩挑骑马的往来汴水南北两岸。

画卷进入第二个,也是最为人熟悉的段落,在这里人群与水势涌起最热闹的一幕,画家亦全心全意地把虹桥当作舞台,在上面上演当时社会的人生百态。

桥上人群,在一片叫嚣呐喊中,观看桥下一艘大船过桥。船只到这里,无法由纤夫沿河拖拉只能放倒船桅(三角形的活动桅架也是中国的发明),靠着桥上牵引,船上摆渡而过。

但因水势急下,船身被冲至横摆,而船桅却不知为何尚未完全放倒,连经验丰富的船夫一时间亦陷于紧张忙乱。

二十几位船夫立即纷纷撑蒿、抛绳、接索、掌舵,合计将船逆水通过这条用巨木搭建,凌空横跨两岸的大桥。

搭客都在船舱内观看,船首棚顶有个小孩子,紧靠着一妇人,一股劲地跟着指向桥下另一艘船只呼喊,显得天真又老练。

桥的另一边也堆着人,一边期待船首越桥而出,一边与桥下的船夫搭讪。

这些船夫刚过桥罢橹,松一口气,回过头来议论这正在过桥的大船。

再看那两个为争船道而吵架的奴仆,自然不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而桥上两岸的摊贩,对此盛况更早已司空见惯,一派爱理不理的,倒是一心防着行人驴子拥挤起来,踢混地摊,非常写实。

船只

这些船只将南方丰富的粮食北送,将北方的货物向南输。从物质到精神文化一并为以后的朝代提供丰盛的有利条件。

古代从南方经驿站到北方 ,用现代的算法,约长二千八百公里,古代官方驿道,人调马顺,也需要五十六天。大江南北,谈何容易。

河船纵此而出,一路到东南港口,然后再以更大规模的海船启碇当时人类所能够到达最远的世界。

汴河上运粮船有六千艘,一年分为四批。冬季歇航。水上交通频繁,各式货船一律由官方统筹,以一定数量编“纲”(队)。

船只每运载粮货,以八成官货,二成私货定例,官民两利。

脚店

一辆独轮车放空从桥上溜下来,驴子显得很轻松。

桥头有另一辆车在装载货物,旁边竖着一支木竿,竿顶有一只雀鸟,向着东北方向展翅欲飞。

宋代实行酒类公卖,由政府授权醸製专利。画卷内所见大小食肆酒家均悬划一的间色酒旗,自是规定的专卖标志。

点前堂倌手里捧的可能是一串串(贯,贯串)的铜钱装上车上,旁边有另一个负责点算,叉子栏杆内有人似在擦抹招牌,一个捧着大盆食物。

另一堂倌再送外卖。

这酒肆设高层雅座,顾客可凭栏赏街,十分有气派,在开封这样的商业大城,这也不过是一间分销性质的“脚店”而已。

街道

脚店之后有一间食肆或茶坊(没有酒旗),几个顾客在聊天,隔壁又是卖糕点的。

有个工匠模样的人扛着一桶东西,手拿木锯,走向一间木器店,师傅在地上修整车轮,样式和在街道上行走的车辆所用的一致。

街口另一边又是食肆,里面挂着一张小帘,上面画了一些东西,看起来像几行文字的。

若非挂帘,便是世界上最早像顾客推介招牌食品的“菜牌”了。

城门前

除了汴河之外,城门前的河流最宽阔平直,可能当初就是一条护城河。这河无船穿越,一群人到底在看什么,大概连他们自己也不知。

那个蹲在城门前,看起来好像是求乞的人则是杂卖东西。除了那个小贩与西瓜所引起的争论外,这座城门也是争论热点。

城上建筑物斗拱形制鲜明,内有大鼓一面,姑且以鼓楼视之。暮鼓晨钟,画卷若再长一点,大概也可以见到钟楼。城里的人忙着出城,而城外的人又赶着进城,正如像那个看管城楼模样的人般,好奇地往城内张望。

孙羊正店


《东京梦华录》内记开封获朝廷授权造酒的大规模酒楼(正店)至北宋末增至七十二间,批发供应城内二万间分销(脚店)。

“孙羊点”是画面唯一见到的正店,气派极大。只消看看后院倒置的酒瓦堆得像个小山,便知业务如何兴盛。

楼上有顾客悠闲地凭栏而坐,桌上酒壶款式与当时流行的瓷器造型相若,《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的大酒家阔气到不得了。

酒器每以金银打造,而且随便对外赊借。“孙羊点”内的食具也许就是用金银打造。

交通工具

为保持市容和避免交通混乱,宋代朝廷立例“徽侵街廊钱”,以防商店霸占街道,犯者“杖七十”,打屁股七十大板,画面见到的是挤而不乱,在京城最繁盛的商业区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交通规则,主要是“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三项,在集体运输出现之前,足以应付古代社会的阶级、道德和实际运作的功能。

大型载货车辆每动用十多头牲畜拖拉,画面所见最多仅止于四头,应该是开封地势平坦,毋须大量畜力之故。

若非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和整理,艺术家决计不可能将房屋、舟车、桥梁及各式人物交代得这样清晰。就此而言,这是一幅高度客观而又写实的作品。

这约1:12的长幅大卷,仿佛是一张连时间也一并拍摄下来的超级菲林胶片,将当年汴京的一天,连同艺术家苦心经营的图像观念一并记录下来,交给我们,整整一条长街,并在文人世家探索的美学以外,展示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极其动人的生命大象。

清明上河图(动态版)

展览地址:中华艺术宫(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票价:20元

中华艺术宫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场)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近期展览

海上明月共潮生:中华艺术宫藏华人美术名家捐赠作品展

展览日期:长期陈列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艺术的文心与诗意

展览日期:长期陈列


性情之美:馆藏贺慕群捐赠作品展

展览日期:长期陈列


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成果展

展览日期:长期陈列


方寸回眸:贺友直画故事·馆藏捐赠作品陈列展

展览日期:长期陈列


海上风华系列——钱瘦铁艺术展

展览日期:长期陈列


漫画寓生:中华艺术宫藏华君武作品展

展览日期:长期陈列


东方之路——20世纪中国美术的探索

展览日期:长期陈列


以上展览均为免费。

动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文化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