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周岚分享了她在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
周岚认为,上海老字号中积聚了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和上海服务四大品牌中最辉煌的品牌。对于不少人而言,每天“吃什么”、“怎么吃”、“和谁吃”是人生的三大难题。在过去几年,消费类电商平台从商品电商、数字电商发展到服务电商,让“餐饮老字号+互联网”成为中国消费电商领域最前沿的话题。
经由国家商务部认定,全国共有1128家“中华老字号”。上海有180家”中华老字号“,另有42家“上海老字号”,涵盖餐饮、食品、纺织服装、文体用品和医药等多个品类。上海是全国老字号品牌数量最多、品类分布最为广泛的城市。就餐饮老字号而言,上海的老字号也是海纳百川,既有老正兴、老饭店的本帮菜,也有杏花楼的粤菜、老半斋的淮扬菜、大富贵的徽菜、洪长兴的清真菜等。
周岚指出,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发展在全球非常领先。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8万亿元,有网购人群6亿,全球最多,移动支付使用和快递物流量也是全球最多。消费互联网的快速蓬勃发展,又从消费需求角度引领、推动了供给端的变革和发展。
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上海的老字号+互联网也在快速发展。2015年开始,京东就开始寻找与上海老字号的合作机会,老字号品牌陆续在京东上开出了旗舰店。去年,上海市商务委指导阿里研究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布《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从多个维度对全国老字号作全面评估,Top100里面,有20家品牌来自上海。此外,拼多多也正在为老字号品牌量身定制推广策略。
周岚指出,老字号的优势在于“4有”:
❶ 有历史:上海222家老字号企业里,拥有100年以上历史的品牌达65家;
❷ 有文化:上海的老字号里一共有38项非遗,其中16项国家非遗,22项上海非遗;
❸ 有品质:消费者原意为此接受溢价;
❹ 有故事:比如,梁实秋在文章里写到过南翔馒头,鲁迅和许广平是新雅茶室的座上客,这些故事是老字号不同于其他品牌的卖点。
但同时,老字号的发展也还存在诸多挑战,比如,有的老字号店面十年如一日,给人印象陈旧,前店后工厂单店经营模式,难以实现更大规模发展。此外,借助新渠道不多、跨区域扩张迈步子不够等,都是餐饮老字号目前面临的问题。
对比老字号的优势和劣势,周岚认为,老字号可以从以下几点寻找突破口:
❶ 新客群优势
数据显示,2018年,饿了么配送距离最近的一单不到50米,小于200米的订单增长76%,大于5公里的订单增长248%。这说明,消费者懒得出门,但同时他们也不肯将就,“虽然5公里远,但就想吃这一口”。
而进口博览会等机遇,也让除了本地消费者的外地人、外国人,都成为了老字号新的消费客群。
❷ 新的溢价,新的伴手礼
相比60、70、80后关注商品品质本身,90后的消费者更关注商品颜值。比如金枫酒业的一款黄酒,就贴上了有意思的上海话酒标,这种创意营销非常受年轻人欢迎。年轻人在乎社交的感觉,和别人一起喝这种酒的体验。
❸ 新的渠道、业态和模式
很多老字号都在不断摸索、创新。大白兔的润唇膏,六神花露水与RIO的合作款,都是跨界合作的成功典范。
周岚认为,老字号有很多财富、资源,但基于自身能力所限,互联网供应链的能力不是老字号自身短期内能够逾越的困难,因此需要互联网企业的赋能,不仅为老字号提供渠道扩展,也需要在流量、物流配送、金融等方面为老字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