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人一生有 1/3 的时间是在床上,那其它时间呢?就目前的工作环境而言,还有 1/3 甚至是 2/3 的时间,极大可能是在椅子上度过,而这样的生活习惯就很容易让我们身体受到伤害。
从下面表格中能看到,虽然坐着比站着或走路花费的体力更少,但它会给腰部区域带来更大压力。
▲ 图片来自《从人体工程学出发对椅子设计的舒适与健康之辨析(一)》
其实我司已经有很多妹子出现了腰酸背痛的毛病,还有因为腰痛到去医院的(心疼)。
在这种长时间需要坐着工作的环境里,为了保护我们的腰椎不受损,很多人会选择购买人体工学椅,而好的椅子都不便宜。那么花 1 万块买把人体工学椅,值吗?
▲ 图片来自《探索完美办公椅》
花 1 万块买人体工学椅还是值得的,尤其是对其研究年份较长的品牌,因为设计更成熟,实验、数据、用户反馈也更充足,但前提是坐姿正确。
被用作办公的椅子常与“人体工程学”挂钩,叫做“人体工学椅”。
可能有些人对“人体工程学”这个词还是有些陌生,其实它也不难理解。这门学科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有了系统研究,是由包括了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环境生理学等在内的 6 门分支学科组成。
简而言之,它研究的就是“人与工业产品还有环境的相互影响”问题。
▲ 图片来自《Humancale》
但比较遗憾的是,虽然人体工程学研究得早,且现在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多元,但至今为止,这一门学科仍旧没有绝对定义。
因为每个人的工作环境、身高体重、人体比例、工作内容变数太大,所以无法制定一套标准的教案去适应“一般人”。
▲ 图片来自《Humancale》
而且,不同的机构厂商也都有自己那一套逻辑的人体工程学标准,微软有自己的人体工程学,IEA(国际人机工程学会)也有自己的人体工程学,即使是一个公司同一系列产品的设计也有差别。
▲ 人体工学之父 Niels Diffrient
简而言之,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新认知会改变旧标准,所以其实任何一把号称是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你都没办法判断它所谓的“人体工程学”是对是错,只有自己坐着舒服才是硬道理。
虽然人体工程学的学科还未标准化,但人体工学椅对于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其设计出发点的本身,就是利用更科学的设计来减少人们久坐生活模式下所带来的“周边病”。
毕竟舒适性是一个因人而异且主观的感受,但是健康性却可以成为标准化。
一把舒适的椅子不一定会让你健康,但健康性好的肯定会让你感到舒适。例如软沙发,躺进去后很舒适,但是腰椎颈椎都没有依靠,肌肉长时间紧张,腰酸背痛也会随之而来。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把人体工学椅的好坏呢?可以参考不同国家和地区职业安全健康部门的建议:
以上对于座椅每个部位的要求都有细节上的变化,总结起来都比较注重这几点:
01 可调节性
一把椅子包括坐椅面、椅背、扶手和底座的高度和角度都具备可调节性,使其更适应不同人的身体。
02 椅面
椅面坐垫前端呈瀑布状,可减轻受压臀部和腿部神经、血管的压力。
▲ 示例座椅:Herman Miller Aeron
03 椅背
椅背是人体工学椅最重要的部分,需符合人体脊椎的自然弯曲,为腰部提供牢固支撑。与座面倾斜度在大于 90° - 110° 之间(大多数资料证明,靠背倾角超过 110° 时颈椎易劳损)。
▲ 示例座椅:Herman Miller Aeron
04 扶手
高度合适且与椅背连接在一起(扶手与椅背连接,后仰时扶手才能和人体背部保持同一角度)。
▲ 示例座椅:Herman Miller Aeron
05 底座(椅脚)
五腿底座(稳固性最好),脚轮应适应环境的地板。硬质椅轮适用于地毯,软质椅轮适用于木地板或瓷砖地板。
▲ 示例座椅:Herman Miller Aeron
除此之外,买之前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气压棒需正规且通过安全认证
气压棒就是在椅座和椅脚中间那一根可活动的圆杆。
早些年有“办公椅气压棒爆炸”的新闻出现,安全问题不可忽视。正规气压棒身上会刻有品牌相关参数,并且标签上有 ISO9001 国家安全质量认证或 SGS 安全认证的图标。
面料材质需耐磨透气
长时间坐在椅子上,那么面料肯定是要耐磨透气的,一般大品牌会有自己的专利面料材质,常见的是网格面料,在回弹性和透气性上都很优秀。
就从透气性上来说:网格布 > 网格布 + 海绵 > 真皮 > pu 皮。
▲ 示例座椅:Herman Miller Aeron 网格布
以上资料中都未显示头枕部分的标准,是因为既然名为“工作椅”,那么头枕的功能就不是必须的,而它也仅仅是为头部起到简单的支撑作用。
不过头枕对于长时间在家办公的朋友们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可调节,面料内里填充物需软,避免过硬导致颈部血流不畅。
▲ FREEDOM 头枕座椅
关于人体工学椅“可调节性”这一点还是看个人需求。
因为人体工学椅从早期较为简单且不可调节的特性(不适应每个人),到中期有十多项调节装置(复杂难操作),再到现在自动 + 手动调节的模式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现在设计出的很多人体工学椅操作和使用越来越方便。
▲ 图片来自 Humancale 官网
所以实际上人体工学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简化操作步骤”,但到底要简化哪些步骤才是正确的,目前也还是没能得到一个标准答案。正因为无法标准化,所以无论如何,选购时最重要的还是要亲身试坐、亲身体验。
挑选的椅子要适应你的身体比例、身高体重、生活习惯等等,这样久坐才会感到舒适。就像买鞋子,为了不让行走犹如受刑,你就要考虑脚厚、脚长、脚宽等问题。
▲ 图片来自网易家居
借用《探索完美办公椅》里作者 Heather Murphy 判断座椅好坏的一句话:“坐在上面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后,你能轻松站起来而不是一副快死的样子。”那它对你而言,可能就是一把好椅子。
我认为,如果拥有足够预算,还是建议大家优先购买对人体工学椅研究年份较长的品牌,例如美国的HermanMiller(赫曼米勒)、Humanscale(优门设),日本的冈村(Okamura)等等。
▲ 图片来自 HermanMiller、Humanscale、Okamura 官网
因为他们的数据积累较多,经验足,包括后期座椅舒适度的追踪调研,让他们能够在新产品的研发上更加游刃有余,在不断演进的产品创新中,还能够更加优化并简化调节舒适度的步骤。
一把好椅子的辅助很重要,但对于预算不够充足的小伙伴,我建议按兵不动,先把最实际的问题——正确坐姿解决了。因为即使是一把好的人体工学椅,也只是辅助我们更加容易保持正确坐姿,归根结底,我们最最应该注意的还是坐姿!
针对坐姿,微软和 IEA 都给出了不同办公环境人体工学的示意图:
▲ 图片来自 IEA、微软官网
我司有三把人体工学椅,都是 Herman Miller(赫曼米勒)的,一把 Aeron,两把 Sayl。Herman Miller 创始于 1905 年,是美国知名的办公家具品牌,也是推动家具产品现代化变革的先行者之一。
Herman Miller Aeron 非常经典,不仅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其舒适性还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而 Sayl 对于 Herman Miller 来说则是性价比之王。
▲ 图片来自 Herman Miller 官网
对于长期坐在这 3 把椅子上的小伙伴(因为腰不舒服)我也采访了一下,采访内容很简单,就是这 3 把办公椅和之前办公椅之间坐感的区别,还顺便偷偷拍下了他们日常的工作状态。
坐在 Aeron 上的小伙伴 A 说:“我平时也比较注意办公的舒适度,所以对于椅子的要求比较高,这把椅子相较于之前的办公椅会更加舒适一些,背部支撑感好,有韧性。要我换回之前的椅子可能就会很不习惯了。”
▲ 小伙伴 A
坐在白色 Sayl 上的小伙伴 B 说:“我感觉会比之前要好一些,因为坐垫和靠背很舒适,之前的有点硬。”
▲ 小伙伴 B
坐在黑色 Sayl 上的小伙伴 C 说:“我好像没什么感觉。”
▲ 小伙伴 C
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坐姿都不太一样,小伙伴 A 和 B 在坐姿方面较好,所以对椅子的评价不错。而小伙伴 C 对于新旧椅子区别的评价稍显平淡,但这其实是因为她的坐姿不规范,身体前倾、椅子坐不满,扶手无支撑。
从文首的表格中我们会看见,前倾 20° 弯腰坐,腰椎的负重是 185%,所以即使是换了一把不错的椅子,若是坐姿不正确,那么旧疾仍旧无法改善。
对于拥有正确坐姿习惯的小伙伴来说,购置一把人体工学椅就是锦上添花。但若是本身坐姿不正确,那么无论换上多贵的椅子也只是买个心理安慰,还不如先省着钱调整好自己的姿势。
当然,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身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知道今天的文章有没有帮到你呢?文中的一些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有不同想法的小伙伴欢迎和我们一起讨论。如果你有使用人体工学椅的经验,也欢迎和我们分享~
参考资料:
1.《Ergonomic Chair》
https://www.ccohs.ca/oshanswers/ergonomics/office/chair.html
2.《Working in a Sitting Position - Overview》https://www.ccohs.ca/oshanswers/ergonomics/sitting/sitting_overview.html
3.苏垣 、王周,从人体工程学出发对椅子设计的舒适与健康之辨析(一)「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
4.苏垣 、王周,从人体工程学出发对椅子设计的舒适与健康之辨析(二)「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
5.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
http://www.oshc.org.hk/tchi/main/index.html
6.美国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https://www.osha.gov/SLTC/etools/computerworkstations/positions.html
7.加拿大 CCOJS(标准协会)https://www.ccoh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