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上海故事 | 他手握赛道生命线,16年来与赛事一同成长


作者:王嫣
编辑:王嫣
时间:2019-04-12 08:48

4月12日-14日,一级方程式赛车,也就是我们简称的“F1”,就将迎来里程碑式的第1000个分站。1950年5月13日在银石赛道上,第一次方程式赛车的起步,除了前F1掌门人伯尼,世上恐怕难寻见证者。

2004年F1落户上海,16年不长也不短,参与赛事运营的工作人员、媒体、车迷都是见证人,和赛事一起成长。

上周开始,我们邀请其中的几位来分享他们的故事,讲述被F1感染、被F1改变的人生。也欢迎您在留言区,留下您的F1回忆。

最重要的是,第1000站就在本周,就在上海,就在我们眼前。我们邀您一起见证当下。

本期的受访者是F1上海站赛事组织的关键人物——专管赛事生命线:赛道及抢险工作的孙总监,从2006年开始,他与他的团队就开始做赛道保障。

面临即将到来,极具意义的F1第1000站,今年,他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了?


F1一千站,周五在上海盛大揭幕。周四上午,国际汽联安全总监验收赛道,这是16年来的例行公事,但今年上海国际赛车场经营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工程技术的孙总监有点小紧张——F1赛事安全总监查理·怀汀在墨尔本揭幕战前突然倒在工作岗位上,过去他们总是合作得很好,新来的安全总监会提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孙总监心里没底,但同时他又底气十足——他和他的团队已经为F1封闭赛道准备了3周。


“F1有一个手册,电子版,几百页,有要求、有图纸。而我的团队,从2006年开始就做赛道保障,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内容都很清楚。”

 


三周完成大量准备工作


上海国际赛车场,现在每年超过300天有活动。F1准备期,就只有3周。要做什么?检查排水沟,每一只窨井盖打开检查,不仅看盖板、还看里面的结构,确保万无一失——这也是最费事费力的一项检查。


还有整理草皮,天然草皮要割,人工草皮要修整。坏的铲掉,换上新的贴上去,每年的修整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覆盖几乎赛道的每一个弯角。“差不多三四年,我们就会把这些人工草皮全换一遍。


草皮是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是缓冲区铺的砾石,要用专门的机械、专门的人员来平整疏松,不然会板结,起不到缓冲作用,赛车开上去就停不下来,要撞上轮胎墙。


还有清理杂草、检修安全护栏、轮胎墙。虽然每次比赛之后,赛道都会及时修护,但在F1之前,孙总监的团队会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整修。


建赛道如“豆腐上插筷子”


2002年上海国际赛车场筹建,孙总监已经在了。当时他的岗位在“总工程师室”,天天跟设计、施工方一起现场办公,“当时我还比较年轻,才30多岁,现在都50多啦。”


孙总监介绍说,“上赛道工程最大的难点,就是软土地基上建赛道,要避免不均匀沉降。而F1赛道本身对平整度的要求又非常高,因为F1赛车底盘低,速度快,不能有颠簸,所以它的标准比高速公路都要高一个等级。”是用特制的直尺量的,4米的直尺,卡尺塞进去,误差不能相差2毫米。”



“赛道很多地方是打桩的,特别是在1、2、3号弯。这就像豆腐里插筷子,上面再做赛道就会减少将来的沉降。还采取了一种办法,赛道下面填上去不完全是土,用EPS塑料,也是为了减少堆土的重量。”


但即便如此,2004年建成至今,“上赛道”还是有过两次修整——赛道是个闭环,外面的人、车要进入内场,必须走隧道。隧道是空心的,沉降较小,周边相对沉降大一点,隧道上面的赛道周边就会产生“桥头跳车”现象。


虽然设计、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但长年累月,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发生轻微的不均匀沉降。所以,2011年、2017年分别对两条车行隧道和一条人行隧道上方的赛道进行了修整。


在离赛道最近的地方看电视


孙总监说,作为赛场的建设方,他一开始对F1也不很了解。第一次印象深刻的大场面,是2004年4月英国安德鲁王子参观建设中的赛道,国内外媒体来了好多。“啊哟,F1这么吸引人啊!”孙总监说,看到这么多记者蜂拥而至,他知道这个F1不同凡响。


然后就是2004年9月26日,F1中国大奖赛元年,“上赛场”正式开门迎客。“我记得那一天,秋高气爽,气温还蛮高的,天很蓝,一票难求。”孙总监说,当天他的岗位是主看台旁的L看台,一个临时看台,负责外围和监管看台情况。



2006年开始,F1大赛期间除了全面保障场馆设施外,他就专管赛事的生命线——赛道以及赛道抢险了。


也是2006年开始,孙总监再也没在看台上看过F1比赛——在赛道旁的卡丁车场临时指挥室,他和他手下的30多位骨干,通过闭路电视全面了解赛道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随时待命。同时通过对讲机,指挥协调赛场内外众多的工程保障力量。


赛场正门前种下一行樱花树


目前,上海国际赛车场不仅有4月的F1、11月的WEC以及十几场国内赛事,还有很多商业活动、试车,一年只有冬季空闲一些。



但对于赛场来说,冬歇期的10周却是维修的黄金时间。不仅如此,孙总监和他的团队作为“久事赛事”的员工,久事赛事旗下网球、马术等其他赛事的搭建和工程保障,他们也要负责。这样一来,十一长假、五一小长假不用说,双休日都很难休得到了。


“我们的比赛一般都在周末,调休加年假,加起来要一个多月,忙的话两个月都不止。年年的年假都是用不完的,不光是我,很多同事都是这样的。本身在国企,奉献就奉献了。”


孙总监说,这几年春天到日本看樱花很热门,但他和他的同事们恐怕要到退休,才能去了。


“2013年我建议,我们也来种樱花。因为我同济毕业的,同济有樱花大道,我有点这个情结。在赛场也建一个樱花大道,弥补一点这个感觉。”

 


撰文:王嫣

图片:网络、微博

编辑:陈庚


你可能还想看


∎ 解禁令产生的背后,听吴晓晖和周俊辰讲述过去七个月那些事

∎ 是武磊同门师弟还被希丁克看重,但他曾差点成了“丁俊晖”?

∎ 他是F1的“中国好声音”,他提着行李箱与时间赛跑


新鲜体育赛况 深度人物好文

尽在新闻晨报体育微信/头条号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