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司机”眼中的长宁,原来这么有故事(文末含福利)


作者:杉杉
编辑:黄吉
时间:2019-04-15 16:34

生活在上海的“西大门”,你眼中的长宁是什么样的?是老洋房与梧桐树的优雅低调,是城市更新后的时尚活力,还是国际精品城区的绿色宜居?请看一位“老司机”记录下的长宁。

今年65岁的寿幼森是一名退休的出租车司机,大家都称他“老寿”。退休前,他每天穿梭在城市里,每一条马路看在眼里。老寿在富民路土生土长,有着浓浓的弄堂情结,因此热爱摄影的他用镜头记录下了变迁中的上海老弄堂。

■ 左为寿幼森(刘永大 摄)

这位老司机记录下的长宁老弄堂

↓↓↓

汤山村

汤山村位于武夷路定西路西南侧,武夷路466弄。这是一条采用欧式三层高级住宅的弄堂,弄内总共三排、五栋西班牙风格的建筑,沿街和第二排建筑都是以双体合一的对称性方式设计,最后一排由四栋建筑联排的方式呈现。结构和单元稍有差异。整个汤山村用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350平方米。

抗战胜利后至1948年期间,包玉刚全家居住在汤山村2号。1948年,包玉刚将汤山村房产卖给宁波同乡永乐织布厂经理唐元杰,全家定居香港。底楼设施仅有小卫生间和厨房,原来厨房内还有供暖的小锅炉,通过热水汀给各个房间取暖。二楼则有两个带浴缸的大卫生间供两个房间使用,三楼也有一个大的卫生间。

大西别墅

大西别墅位于延安西路1431弄,因原路名为大西路而称之为大西别墅。1930年后某英商地产公司在此建造英式假三层高级联体别墅17幢,每幢占地约700平方米,砖木结构,机平瓦陡坡屋面,整个小区有两个主要出入口和通道,建筑基本上分单双号左右对称分列,由于英国人忌讳13,所以弄内没有13号的门牌号,原来的门牌号到18号为止,19号是后来冒出来的新建筑。

所有建筑物的周边都是以开放式的园林布局,遍植花术,浓荫蔽日。大西别墅总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初建时住宅内水,电、卫生设备齐全是当年上海西部区域少有的高档住宅区。据称大西别墅在当时每幢价值达黄金800到1000两。

丰田企业在沪住宅区

最早进入上海纺织业的丰田企业上海建造了部分员工住宅,目前留存在上海的还有两处当年企业中高管理层的居住地,一处是愚园路1249弄,另一处是安西路23弄。

愚园路1249弄位于安西路以东。建造的标准和等级都很高,显然是为丰田纱厂高级职员建造的住宅。走进弄堂,共有五排建筑,分列于主弄西侧,比较引人注目的是2号,日本现代建筑风格,沿弄堂一侧都是窗户的设计,看上去像民居,也许当年作为该弄内高级员工的管理用房,而隐藏在2号西侧的1号才是该弄内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带花园的独栋二层楼建筑,东侧有带雨廊设计的门厅,给人深刻印象,进门就可以走上二楼,从那个大大的庭院可以看到英式内嵌雨廊,有点像大西别墅的风格,二楼的外立面也是同样的设计,满眼看不出日本建筑的低矮拘谨。

安西路23弄则是丰田纱厂为纱厂拿摩温(相当于领班)一级的中级职员所建的居住区。

属于二层砖木结构,每户南面都有几十平方米的小花园,机制红平瓦面,洋松木地板,外墙为青、红砖清水勾缝砖墙。南面有挑出阳台或内阳台,阳台均有落地门窗,挑出阳台门窗外有木百叶窗以防飘雨。每套住房一楼一底,每户有客厅兼餐厅、厨房、浴厕和卧室、底层还有一间榻榻米房间。随着抗战胜利和上海解放,这里成为上海市第五棉纺厂和纺织局的职工宿舍。

老寿记录的上海老弄堂可远远不止上面这些。今年年初,老寿的新书《上海弄堂游》正式出版,该书按愚园路沿线、巨富长地区、南京西路周边、淮海中路沿线、市中心区域、虹口杨浦区域分为六个篇章,简要介绍了建筑的历史、现状、相关名人轶事等,再加上精美照片、中英文讲解,既可阅读又可欣赏。

上周六(4月13日),远方书屋联合上海城市考古特别企划,在远方书屋举办了《上海弄堂游》新书分享会,老寿分享了自己在城市影像记录的有趣经历。

■ 刘永大 摄

未来,中山公园周到也将策划特别的线下活动,大家敬请期待哟!

福利时间到!

你想不想跟着老寿的书,一起畅游上海弄堂?中山公园周到现送出3本《上海弄堂游》签名本,只要在文末留言“上海弄堂游+你想获得此书的理由”,被选为精选留言后邀请亲朋好友为你点赞,截至4月19日中午12:00,点赞数最高的三位粉丝,将各获得《上海弄堂游》签名本一本。(戳我去留言)

2012年起,老寿就在网上将自己长期拍摄的上海老建筑照片,通过图文匹配方式向公众介绍。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上海弄堂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历史,可以关注“老寿眼中的上海”微信公众号。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