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上海医药企业获科创板“准考证”。4月18日,中国生物医用材料领军企业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昊海生物科技,06826.HK)科创板申请获受理。至此,84家企业申报科创板获受理,其中生物医药企业19家。从地区分布来看,来自上海的企业14家(占比近17%)。
公开资料显示,昊海生物科技专注于医用生物材料市场中四个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覆盖眼科、医美、骨科、外科,2015年4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这也是第五家冲刺科创板的港股。此前,港股主板公司复旦张江(01349.HK)公开表示拟科创板上市,中国通号、微创医疗议分拆附属公司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胜控股附属威胜信息技术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受理。
此次昊海生科拟募资14.84亿元,主要用于“国际医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据悉,该募投项目今年年初还被写进了上海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3月中旬在上海松江经济开发区举行了奠基仪式。此次公司将投资20亿元,着力攻克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加快核心产品落地,为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据悉,昊海生科计划在该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的产品线升级,加强医用透明质酸钠、医用几丁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为主的各类创新医药产品的研发、升级和生产,助推公司提升眼科、医美、骨科等领域的竞争优势。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9537万元,同比增长24.9%,初步形成国际、国内一体化的研发布局。2017年6月,由昊海生科牵头申报的“新型人工晶状体及高端眼科植入材料的研发”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12月启动,公司在提升国产人工晶状体质量、市场竞争力,并进而实现进口产品替代的战略得到支持。
昊海生科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1亿元、13.54亿元和15.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5%;毛利率分别为83.50%、78.75%和78.51%。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5亿元、3.72亿元和4.15亿元,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5.4%、27.5%和26.6%。其近三年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18年公司眼科、医美、骨科、外科四个板块的收入分别为6.73亿元、3.39亿元、3.01亿元、2.01亿元,眼科和医美两大业务合计贡献收入超过六成。
其中,2018年眼科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2.3%,占总收入比重达43.3%,为第一大业务板块。该板块主要包含人工晶状体、视光材料、眼科粘弹剂等产品。昊海生科眼科迅速崛起,主要得益2015年以来以白内障手术核心医疗器械人工晶状体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并购整合。继2016年收购深圳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60%股权、河南宇宙人工晶状体研制有限公司100%股权、珠海艾格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美国Aaren Scientific Inc.人工晶状体业务及100%股权后,昊海生科2017年又收购了人工晶状体和视光材料及技术供应商英国Contamac Holdings Limited 70%股权。至此,公司围绕人工晶状体产品全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雏形初现,为未来眼科高值耗材业务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目前昊海生科旗下拥有六大品牌人工晶状体,从低端硬性人工晶状体到高端软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层次覆盖,2017年在中国人工晶状体市场的份额达到30%左右。同时,公司眼科粘弹剂连续11年以超四成的市场份额稳居细分领域第一。
医美也是昊海生科重要业务板块。2018年公司医美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0%,占总收入21.8%,该板块包括玻尿酸产品及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2018年收入分别为2.66亿元、7266万元。“海薇”是昊海生科推出的首款玻尿酸产品,也是国家食药局批准的首个单相交联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另一大玻尿酸品牌“姣兰”主打填充功能,与“海薇”在产品特点和功效方面互补。
此外,根据广州标点医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昊海生科分别连续4年、11年蝉联国内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手术防粘连剂市场份额第一,2017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6.21%、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