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尚大家说 | 钟鸣荟:通过数据说说新能源行业


作者:郑欣烨
编辑:郑欣烨
时间:2019-04-19 11:43

由中国新主流媒体汽车联盟主办,新闻晨报周到承办的“聚力共生,智驱共赢”联盟汽车峰会,4月17日上午在上海虹桥商务区举行。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车、东风悦达起亚、吉利汽车等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汽车厂家的代表,以及全国24家新主流媒体汽车联盟的负责人齐聚一堂,聆听大咖们的主旨演讲,并围绕峰会的几大议题演讲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风鹏正举致镜祖国母亲”活动正式启动,为本次峰会画上了句号。

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当前新能源市场用户的使用特征是什么?新能源行业又有什么样的变化?新能源行业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景象?本次峰会,车上君有幸邀请到上海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副部长钟鸣荟女士来分享她的经验。

用数据说话,上海新能源市场的“四高”

“说起上海新能源市场。”钟鸣荟说,“总体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四高’。”

首先推广应用量高。上海的新能源起步非常早,从2013年到2018年底,新能源汽车总推广量已经接近24万辆,这个数字使上海持续成为了全球单个城市推广用量最大的地区。

第二是乘用车的量高。24万辆车里面,乘用车占比接近90%,其中私人乘用车占比在63%。“第三,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占比高,占比接近总量的70%。”钟鸣荟说,“这一点是上海市场的突出特征。”

第四是上海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高。数据高达到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续航是王道,充电是需求

上海的消费者更青睐于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呢?钟鸣荟做出了分享:“通过数据中心的接入量,可以推断出不同新能源汽车在上海的销量或者城市的推广应用量。”而根据数据来看,上海卖得最好的车就是荣威、比亚迪和特斯拉。

关于上海市的新能源车主,钟鸣荟也分别从两方面总结他们特征:行驶里程和实际冲电情况。而根据长期的监测结果来看,随着车型以及充电条件的改变,新能源车的行驶里程也越来越高。“通过数据都可以很好地进行说明。”钟鸣荟说,“2017-2018年,新能源车用户的日均行驶里程有10%的提升。”两厢比较BEV和PHEV,每天还是PHEV跑得量更多一些。钟鸣荟补充说:“但是让BEV和PHEV分级做一个展示就可以发现,以荣威这些车为代表的B级车里面,续航上来了后,这一类型的车跑得是比PHEV还多的。”

钟鸣荟又说起用户的充电情况:“每个用户的充电需求,一个是跟车型的续航有关,再一个是跟用户每天自己开的里程密切相关。”从数据来看,上海市新能源车主单次的充电时长在三个小时以内。钟鸣荟提出设想:“如果我们要持续往私人领域去推动新能源车的使用的话,需要有一个充电桩在晚上可以服务2-3辆车这样的水平。”充电桩技术已经不再是问题,而如何实现夜间的一桩多充,这个难点还有待商业模式的突破。

全面电动化的时代,未来还有待发展

钟鸣荟也谈及了她个人对行业变化的理解。“今年的补贴政策已经出来了,非常明显,补贴退坡速度非常快。插电混动因为受欢迎,所以还是会有非常好的机会,无论是去年插混产销的增速,还是今年1-2月份的产销增速都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补贴退坡之后,钟鸣荟认为到2025年,轻型的纯电动车辆的成本会跟燃油车持平。“但是PHEV的成本很难降下来,我个人认为在2025年前后,纯电动的优势很快会凸显出来。”钟鸣荟说。

“说起后补贴时代。”钟鸣荟展望道,“从长远来看,交通领域的全面电动化,纯电、插电还是氢燃油是需要通过市场来进行选择,但是全面电动化的趋势已经比较明确了。”虽然这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还是有很多实际的问题需要突破,尤其是在上海。“私人领域的充电条件如何去保障?老旧小区的充电条件一定要进行突破。”钟鸣荟提出建议。在运营领域,运营车辆的出现也是一个大问题,电容量的问题怎么解决?能源安全的问题怎么解决?另一方面,纯电动车辆的保值率也影响到了消费者购买的信心。

“但是。”钟鸣荟表示,“随着今后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也一定会迎来越来越好的环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