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诗词,许多家庭老中青三代又开始坐在一起看电视了。”
近日,中国好书作者、全民阅读形象大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来到上海钟书阁绿地缤纷城店,以“春风十里,遇见最美宋词”为主题,分享新书《宋词简史》,现场无数粉丝,有的甚至从外地远道赶来。
2018年,郦波教授一部《唐诗简史》,以一个人、一首诗、一种人生、一部大唐,呈现盛世大唐。《唐诗简史》还入围2018中国好书60强。2019年,他为读者带来了《宋词简史》。
■郦波
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举世公认的高峰。
在上海钟书阁举办的学习读书会上,郦波与读者分享他眼中的经典宋词佳作。
他说,“和《唐诗简史》一样,我并没有按照过去文学史套路来写,而是从作者和作品入手,依循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原则,还原宋词中那些传世佳作产生和流传的历史现场,把每一篇作品都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观照,希望给读者立体的感知和全方位的体悟。”
■《唐诗简史》《宋词简史》 郦波 著 (学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宋人词集的编纂,从宋代本朝就开始了,选本众多。多位学者在综合诸家辑刻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多次考证,编纂出《全宋词》以及《全宋词补辑》。据统计目前已见宋词2万余首。
郦波综合考虑普及教育、历史逻辑、文本结构等多因素,从中遴选出52首经典作品,同时为了体现宋词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流变,选择以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作品作为开篇,完整还原宋词从发展到巅峰的全过程。
因此,《宋词简史》一书按照由唐入宋、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精选了52首节点式词作,呈现宋词的极致美学。
自2016年开始,郦波担任“中国诗词大会”四季的点评嘉宾,连续多年参与“中华好诗词”“诗意中国”等节目的录制。从这一系列文化综艺节目的走红中,郦波深切感受到,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词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
■郦波
“在互联网空前普及、人们多靠微信等通讯媒介维持关系的今天,因为诗词,许多家庭老中青三代又开始坐在一起看电视了。这充分说明中国诗词的话题确实能激发我们几代人的情感共鸣,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美的情愫。我为自己生活在这诗词的国度而倍感荣幸。”
在《宋词简史》所选52首词作的背后,有着诗人们的家国抱负、文人的雅致情调、大宋的市井百态。
从宋词出发,你能遇见西楼的李煜,感慨春花秋月几多愁;看到元夕夜的欧阳修,观灯赏月“人约黄昏后”;跟随牵黄擎苍的苏轼,西北望,射天狼;听到岳飞的赤胆忠心,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郦波认为,对于中国文化来讲,能训练母语感觉、提升感知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媒介中,最精粹而又符合中庸之道的,莫过于唐诗宋词。
“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它的基因,诗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传基因。只要有机会唤醒它,亲近它,它就会立即引燃我们这个族群血液中所蕴藏的文化火种,重新点亮我们的人生。”
他说,所谓经典,就是可以把它融进血脉里、骨子里,随着人生的成长,就像造血干细胞,可以在漫长一生中不停地为我们提供滋养。
■读书提问
“不论得意还是失意,站在诗人曾经站过的地方,回眸诗人的身影,眼前有景,心中有情,我们的灵魂会瞬间被激活,和历史、自然、社会、文化以及我们这个族群中的所有人达成一种和谐共振。”
郦波感叹,其实,我们都是苏东坡,我们都是李清照,我们都是辛弃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诗词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