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质子重离子治疗晒出最新成绩单:覆盖40余种肿瘤疾病,未来突破更多难治性肿瘤


作者:陈里予
编辑:陈里予
时间:2019-05-08 14:55

58日,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晒”出一份开业4年来临床及科研的“成绩单”。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已累计治疗患者1945例,年治疗量平均增长率达34%。其中,1871例患者已完成治疗出院。随着医院治疗技术提质增效和自主创新步伐的加快,这一曾被国外牢牢掌握话语权的领域,正逐渐形成“中国方案”和治疗标准,许多复发难治性肿瘤疗效明显优于现有一些治疗手段。

未来,更多难治性肿瘤患者也将从这一先进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获益。 

临床试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达到97.1%

20146月,35位患者在上海进行质子重离子临床试验,这也是在上海首批接受临床实验的患者。

5年过去了,他们接受治疗的效果如何?

今天,部分患者重新回到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与正式开业后治疗出院的康复患者近20人来院共同庆祝这个属于医院和自己的“生日”。

在今天参加“庆生”活动的59岁周先生神采奕奕,2014年他被确诊为高危局限cT2bN0M0前列腺癌,并于当年8月接受根治性重离子治疗23次,定期随访至今,无任何尿频、尿急及尿失禁等泌尿系统和肠道不良反应。患者周先生说:“肿瘤根治后,生活质量没有任何影响,生理功能也并未受到大的影响,我现在可以很自豪地和别人说我已经痊愈了。”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透露,临床试验患者五年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在安全性评价方面,绝大部分患者的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已完全消失;在有效性评价方面,排除非肿瘤原因,临床试验患者总体随访近5年生存率达97.1%,近5年局部肿瘤控制率达81.8%

治疗覆盖40余种肿瘤疾病

据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介绍,截止201958日,医院共收治患者1945例,覆盖40余种肿瘤疾病,来自长三角地区患者数占比接近6成,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形成的长三角医联体辐射效应尤为显现。

其中,头颈部肿瘤1004例,包括鼻咽癌390例、颅内颅底肿瘤243例(脑膜瘤、脑胶质瘤、脊索瘤等)、腺样囊性癌108例、肉瘤和软骨肉瘤47例、其他216例(腮腺瘤、黑色素瘤、口咽癌、泪腺及泪囊瘤、眼部肿瘤等);胸部肿瘤388例,包括肺部肿瘤266例、乳腺癌48例、食道癌18例、其他56例(胸腺瘤、气管腺样囊性癌等);腹盆腔和其他部位肿瘤共553例,包括前列腺癌169例、肝脏肿瘤69例、胰腺癌88例、宫颈癌41例、复发直肠癌28例、胆恶性肿瘤14例、其他144例(骶尾部脊索瘤、肾癌、淋巴瘤、骨和软组织肿瘤等)。

治疗患者中全部采用重离子或采用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的患者有1818例,占93.5%,单纯采用质子治疗的患者为127例(主要为开业初期收治患者),占6.5%

医院2018年治疗患者674例,已接近运营10年以上的国际质子重离子治疗机构的水平(近几年最高治疗约700/年),并有望于今年冲击国际同类机构年治疗数800例的最高纪录。此外,医院单日治疗患者人次峰值超国际同类机构。

突破多个肿瘤治疗瓶颈

目前,医院依托重离子技术优势,围绕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早期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个重点病种开展临床治疗,并对胰腺癌开展重点临床研究(“5+1”重点病种),目前,重点病种治疗例数占治疗总数的63%

质子重离子治疗因其无创、低副作用、精准打击的优势,尤为适合在根治早期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生活功能,确保未来生活质量。

已治疗的169例前列腺癌患者(包括局限期、局限进展期前列腺癌以及寡转移前列腺癌等),全部施用单纯重离子或者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其中的117例局限期前列腺癌,3年总生存率达100%3年生化控制率达94%。小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尿急、尿频等急性不良反应,且95%以上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月内症状即缓解,无中度及以上急性不良反应。随访至今,仅2%的患者出现后期不良反应,远低于常规光子放疗(约10%),未见消化道相关不良反应。

针对难治性肿瘤,尤其是头颈部肿瘤治疗,质子重离子也具有很大的治疗优势,突破了既往治疗方法中的一些“瓶颈”。医院已治疗的390例鼻咽癌患者中,复发鼻咽癌患者数占比58%,重离子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医院施用单纯重离子治疗的112例既往光子调强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患者,2年总生存率高达85%,远高于再程光子放疗(68%),鼻咽癌放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鼻咽黏膜坏死发生率仅为16.9%,远低于光子放疗(40%)。已治疗108例腺样囊性癌患者,施用质子重离子放疗后,患者1.5年总生存率达98.9%,局部肿瘤控制率为95%,无进展生存率为84%,未发现中重度不良反应。

在这份“成绩单”中,医院对于那些生物学特性极易复发转移的颅内肿瘤也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截至目前治疗的243例颅内颅底肿瘤患者中,以质子重离子治疗作为首程放疗的77例脊索瘤和软骨肉瘤患者,施用单纯重离子或者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无严重的急性和后期不良反应,2年总生存率达93.8%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为86.7%

另外,对于一些常见肿瘤的治疗,“成绩单”同样让我们看到了该技术的显著优势和较好的疗效。

据悉,已治疗的266例肺部肿瘤患者中,完成治疗并定期随访资料完整的55例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88.7%2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62.7%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为87.7%,仅1例患者出现中度及以上不良反应(放射性肺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8%

目前已治疗的69例肝癌患者中,肿瘤病灶距离消化道1cm以上的肝细胞癌有23例,施用单纯重离子大分割10次照射后,未出现放疗相关的严重消化道毒性和肝功能损害,2年总生存率为90.9%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达100%

自主创新中国方案”,打破发达国家垄断的话语权

“医院不仅着力临床治疗,还在这块沃土进行方案优化和自主创新。”院长郭小毛教授说,开业至今,医院放射物理团队已经自主研发了旋转治疗床、等中心旋转治疗椅及粒子治疗限束设备等粒子系统设备辅助设施。

2018年底,医院基于自主研发的粒子治疗限束设备,配置了针对眼部疾病质子治疗的眼部束流治疗室,成功开展我国首例质子治疗眼部疾病(湿性眼底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实践。

今年3月,医院成功开展了首例坐姿重离子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增加了束流入射角度,提升了束流利用效率。

在粒子系统设备的信息系统更新研发方面,医院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套更为适合质子重离子的“中国版”治疗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并已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该套系统替代了医院原先使用的国外版本,极大提高了与医院粒子系统设备的匹配度。

在这个原本只有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具有话语权的领域,医院也在实践中形成了适合国人特点的“中国方案”,并逐渐探索建立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减少质子重离子治疗次数、提高重离子治疗比例的中国“本土化”诊疗方案。

目前,前列腺癌的重离子常规治疗次数在从2015年照射23次优化至2018年照射16次的基础上,目前已开展照射次数减少至12次的临床研究。早中期肺癌的重离子治疗方面,针对周围型、中间型和中央型肺癌的重离子治疗次数已从2016年分别照射10次、22次和22次,优化至目前的分别照射8次、10次和20次,临床诊治效率进一步提升。

打造高、精、尖技术人才孵化器

质子重离子技术需要物理治疗师!人才哪里来?

据悉,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联合复旦大学从2013年至今已招录五批43位工程学硕士,已毕业三批27人,毕业学生中超过50%14人)与医院签约并从事核心业务工作,其余学生或继续深造或进入有关企业制造研发相关工作,为中国质子重离子技术的推广和发展集聚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党委书记吴晓峰表示,医院已正式开设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培训课程体系,打造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的“孵化器”。

目前,已有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甘肃等省市的24名从事放射治疗、放射物理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在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重点开展质子重离子技术临床应用示范、转化研究、人才孵化等工作。


图片: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