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天外飞物”袭扰上海高架轨交线,运营方提醒大家要注意避免高空抛物


作者:钟晖
编辑:钟晖
时间:2019-05-08 16:27

 昨天下午,上海轨交3号线突然受到“天外飞物”的袭扰,部分区段运营被耽误,列车出现短时间误点。上海地铁表示,眼下天气正在逐渐向夏季过渡,届时大风大雨也会不时来临,由此带来的高空物体的坠落,大风刮来的物体等,将对高架运营轨交线造成较大威胁。周边市民尽量要控制好容易“攻击”或缠绕轨交线网的物体,不要影响轨交的正常运营。

一根飘带“作祟”造成列车误点

昨天对3号线造成影响的是一根外来飘带。事发时间是下午2点30分左右,一根飘带“光临”地铁3号线虹桥路往上海南站方向的一处接触网,将接触网缠绕,影响了列车正常运行,后经司机挑除恢复运营。

上海地铁指出,在地面或高架站运行的列车最怕“天外飞物”。对于地铁来说,地面、高架段的接触网暴露在外,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站外的气球、风筝、塑料袋、横幅等轻质物,遇大风天气时,极有可能缠绕在触网上,阻碍列车运行。

为了保护我们的轨交线路,大家不要在轨道交通地面、高架线路周边放风筝、气球。同时,居住在这些线路周边的居民,晾晒衣物时也请做好加固措施,以免衣物飘落至线路区间,另外,也请勿高空抛物影响地铁运营。

图为过往曾经出现的异物侵扰

清除“外来物”并不容易

据地铁维保部门透露,清理外来异物“入侵”触网,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果天气不好,尤其是遇到下雨天,清理异物危险程度较高,导致司机无法下车处理,需要等供电专业人员前来处理。此时,列车需要采取“落单弓方式”开行。几年前,上海地铁对横幅缠绕事件的处理,就有5列列车采用了“落单弓方式”通过。

据介绍,一列列车上有两个受电弓,它们是用来接收触网供电的设备,是列车前行的动力来源。所谓“落单弓方式”,就是列车先将第一个受电弓(俗称小辫子)落下,当列车运行至接近故障点时,落下第一个受电弓,利用第二个受电弓接收触网供电,为列车提供电力来源;列车慢速前行,当第一个落下的受电弓越过故障点,司机停车后再重新升起第一个受电弓,并落下第二个受电弓; 利用第一个受电弓接收到的触网供电,列车运行至下一个车站,再将第二个受电弓升起,列车恢复常态运行。

由于“列车落单弓”的操作步骤需要司机在车厢内进行,时间会比较久,对司机的操作要求也很高。曾经有一次,3号线在遇到险情后,列车被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采用“落单弓方式”通过,将异物侵入对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应急处置方案不断优化

列车运营沿线的垃圾、晾晒的衣物床单、被子、广告牌、塑料薄膜等,都会对高架地铁线网产生潜在威胁。曾经发生过个别居民乱扔垃圾导致供电故障;高架区间附近的广告牌也曾被风吹到触网上;地铁线路附近的薄铁板被台风吹到区间里;居民晾晒的被子也有被刮到触网上,还有大型吊车“入侵”地铁线路等。

运营方提醒大家:不要在轨道沿线放气球或风筝,金属薄膜气球若碰到供电触网,会立即引起短路停运;氢气属易燃气体,运营方一直禁止公众携带气球等物品进入车站。

针对外来异物干扰高架线路运营的事件,上海地铁一直在优化异物缠绕接触网时的应急处置方案,同时也向轨道交通沿线单位及居民呼吁,在恶劣天气来临时应收起暴露在建筑物主体外的花盆、晾晒的衣物及横幅等无法固定或易飘落的物体,避免此类物体被大风刮落至线路区域内,影响列车运行。

按照《上海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如对轨道交通运营造成危害,上海地铁与轨交公安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公众应共同维护轨道交通运行安全。《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明确:禁止向轨道交通区域内抛掷杂物、垃圾;违反规定,向轨道交通区域内抛掷杂物、垃圾的,执法者对违规者可处100元以下罚款。


图片:上海地铁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