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龙元专访一:从中超到待业,如今在中乙重觅快乐


作者:沈坤彧
编辑:陈庚
时间:2019-05-13 21:49

足协杯第四轮,中乙泰州远大主场1比0爆冷淘汰广州富力。在这支组建仅两年多的球队里,沈龙元是最大牌的球员。

比赛场边,他遇上了昔日国青和国奥时期的队友卢琳,后者任富力此役的队长。有记者拍到两人合影,慨叹曾经的国青。那届国青在2005年世青赛上横空出世已经是14年前的事情了,在后来的整整14年里,中国的国字号球队再没能在任何国际级赛事中带给国人惊喜。

当初那批球员如今也在逐渐淡出顶级联赛的赛场,卢琳是其中坚持得比较久的一个,但这个赛季他至今只获得了一次联赛首发机会。而沈龙元自从2012年年底离开杭州绿城后,在7年里品尝了中甲、中乙、中冠甚至失业的滋味。他的名字仍时常被提起,但人们在唏嘘之余,鲜少听闻他经历了什么。

是他很多年里第一次有机会在比赛中直面来自中超的球队,但他并没有上场。

沈龙元最近刚伤愈,主帅殷铁生原本打算比赛如果打到80分钟还是平局,就让他上去准备罚点球。不然也就不用冒这个险了,毕竟球队此前在双线作战中已经七连胜,联赛也排在头名,他们想冲甲。这其实也反映了这支球队对于自身实力的预期——如果说他们对胜利也有奢望的话,点球大战几乎是实现这种奢望的唯一途径。没有人想到,泰州在下半场开局便已锁定最终的比分:1比0。

沈龙元有点遗憾,他自觉虽然踢了多年低级别联赛,但水平应该不至于有太大退化。他这么想,但也得在比赛中验证这种感觉。富力原本是个机会,但他错过了。下一次,就得等到5月28日和天津天海的比赛了。作为一支乙级队,泰州远大已经创造了俱乐部历史,但他们或许不会止步。足协杯历年不乏冷门,因为当中超球队不得不离开外援而战时,他们并无绝对优势。这折射出中国本土球员的现状,大部分中超和中乙球员之间其实没有太明显的差距,“个人能力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因为适应了不同联赛的比赛节奏,所以他们的节奏是比我们要快很多。”

泰州远大这个赛季在各类赛事中的连胜一度达到过9场,他们正迅速在泰兴当地掀起一股足球热潮,“现在主场比赛都能来两、三千人,这在中乙联赛里是个很结棍的数字了。”虽然34岁了,但沈龙元觉得自己的身体机能还不错,再踢个两、三年不在话下。运道好一点,兴许还能赶上冲甲。

有了前几年的狗血经历后,他对现状没什么可抱怨的。如果偶尔也想想“命”,他并不觉得自己像很多人感叹的那样,“命不好”。

“晃晃荡荡到这个年龄了,该经历了的都经历过了,该看的都看过了。所谓的命好可能是像郜林这样,或者一直呆在申花。如果我当初摒一记,也就在申花呆下去了,像陶金和大牛一样。但比赛经历会少很多,作为球员来说,我觉得有比赛踢还是能让自己开心。”在中乙踢球是一种相对更纯粹的快乐,这种快乐很难用语言表述,经历过的球员会告诉你,这就是促使他们最初走上职业这条道路,此后又在高强高压的联赛中渐渐迷失的那种快乐,那种只为满足求胜欲而不用考虑球迷和媒体怎么评价自己的快乐。

“钱当然不能和踢中超、中甲比,但全华班的构成肯定更简单。大家每场比赛抱团踢,为了赢球,更是为荣誉。一支球队里有了老外就会变得复杂,这和老外本身的人品没什么关系。有了外援的加入,他们的融入、交流、对于足球的理解这些因素都会成问题,队伍成绩好的话可以遮盖,一旦队伍成绩不理想了,这些问题都会浮上来,处理不当内耗矛盾就爆发了。”

沈龙元是过来人了,他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