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睹“四爷”真容吗?想看看雍正皇帝的“高级审美”吗?故宫太远,明天奉贤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作为该馆开馆的第一个临展——“雍正故宫文物大展”也将同时对外开放,120余件故宫博物院院藏的珍贵文物,讲述雍正皇帝的人生经历、政治措施及雍正朝的艺术工艺。
据了解。此次大展是目前沪上首次雍正文物专题展、也是迄今为止展出故宫所藏雍正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展览,其中不少文物是首次出宫面向观众。
今天,周到君特别来到了奉贤博物馆,看到工人正在加紧完成展馆周边的绿化带修饰。为了确保大客流安然有序地观看展览,博物馆在停车指引的各个路口安排了安保人员,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在紧锣密鼓地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各种电视连续剧中戏说“雍正”,可雍正究竟长什么样呢?在此次临展中,你还可以看到一睹长42.5厘米、宽30.1厘米的清人画胤禛便装像轴,这张生活照还原了雍正皇帝的风采。
你是不是想见识一下清朝皇家活动的大场面?雍正皇帝祭先农坛图卷别错过!一幅清人祭先农坛图卷展示了当时的盛况。
你是不是还想一睹雍正皇帝的高级审美?皇家宫廷用器不会让你失望!高4.8厘米、长14厘米、宽7.2厘米的雍正款花玛瑙葫芦式杯………
据了解,本次展出的雍正时期珍贵文物中,包括瓷器、玉器、书画、珐琅器、漆器,更有雍正帝御用之物和御笔书法……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也许很多人都会好奇,雍正故宫文物大展为何选择在奉贤博物馆?据了解,奉贤区相关领导参加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某个专项活动时,遇到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聊起了能否引入相关展览资源到奉贤。没想到,单霁翔居然一口答应了,但要找个与奉贤相符合的切入点。
于是,奉贤相关文史专家们聚在一起反复探讨“故宫与奉贤”之间的关系,奉贤区领导也数赴故宫,与专家探讨后,最终锁定了“雍正”。
其实,奉贤建县就在雍正年间,清朝时期,上海这块区域原本只有松江府和上海县。有大臣提出,这块区域面积非常大,而且又是鱼米之乡,税收非常多。经过几轮上奏批复,最终,雍正批准了奉贤等地区建县。
此外,在雍正三年到十三年期间,雍正大力推进的海塘建设也在此期间完成。
“奉贤临海而建,周边有长长的海岸线,以往在唐代、宋代、明代时期,政府也为了抵御海潮,就反反复复建了土塘,柴塘,往往一次大潮来了就被冲走了。”
奉贤博物馆馆长张雪松介绍说,“雍正皇帝意识到这个问题非常严峻,就决心花大力气要修海塘,下谕旨表示修筑海塘要一劳永逸,不计成本。”
其实,当时国库并不充裕,修牢固的海塘必须要用石头。奉贤沿海并没有石头,必须要从吴县一带把石料毛胚开采后运到奉贤来,整个工程投资非常大。张雪松说,“整个工程发生过偷工减料、质量下降的情况,也遭遇过钱不够的尴尬,于是雍正就让戴罪官员罚款,来补充工程的费用。”整个工程花了1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
现在,依然有4.5公里暴露的海塘在奉贤境内。
如今,“雍正”终于还是来到这他曾关心的地方,让奉贤老百姓一睹他的审美。
奉贤哪里最美?如今十有八九的奉贤人会说:“上海之鱼,也就是金海湖。”这是上海地区面积仅次于滴水湖的人工湖,它连接黄浦江和东海,是南桥新城的核心景观湖,也是未来奉贤的标志。
在这片区域的黄金位置,便是奉贤博物馆新馆,放眼四周一片绿意盎然,视野非常开阔。很多奉贤市民茶余饭后都会到这里来走走看看,呼吸新鲜空气。
从远处望去,奉贤博物馆新馆的三个球状结构,仿佛有种“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其实,奉贤博物馆新馆是相互独立的三个椭圆建筑,既有公共绿化、景观水系,还有公共空间,也是希望市民游客参观之余,有一个趣味十足的活动场地。
柘林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如石斧、石镞、石矛、石刀、石镰、陶纺轮、陶网坠......其实,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奉贤县境内西部地区已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息,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吴越文化的遗存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
在奉贤博物馆内呈列着有关奉贤历史出土的各种文物,为了让观众更加生动地了解这片土地上的变化,在馆内有很多互动专区。奉贤博物馆馆长张雪松介绍说,“盐的生产历史在奉贤地区延续千年,盐有关的谚语歌谣依然在人们生活中口耳相传, 方言里关于盐的歌谣谚语唤起过往艰辛的回忆……在我们这里就能听到古老的方言,带给游客一种听觉冲击与共鸣。”
据了解,奉贤博物馆新馆内有两个常设陈列展示区,海塘厅将奉贤海塘的历史价值和意义置于中国海塘历史整体的发展中展示。历史厅则将通过建制沿革、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贤城4000余年历史的形成与演进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