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获上海科技奖特等奖 | 上海科技奖


作者:吴正彬
编辑:吴正彬
时间:2019-05-15 10:00

在今天召开的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和“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研制”同时摘得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也是继2016年同时出现1项技术发明特等奖和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后又一次同时涌现出2项特等奖项目。

攻克超高层建筑建造难题再创新高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针对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建造难题,从超高层桩基和基坑工程关键技术、超高层巨型结构设计关键技术、超高层巨型混凝土结构建造关键技术、超高层巨型钢结构建造关键技术、超高层数字建造及绿色建筑技术五个关键技术方面开展攻关,建立了六百米级超高层建造技术体系,达到了高标准的工期、质量、安全以及运营的建造目标。

例如,在攻克超高层桩基和基坑工程关键技术过程中,建立了软土地区超高层沉降计算本构模型,突破了软土地基沉降发展历程精准预测难题;突破软土打入式钢管桩传统工艺,率先在350m以上超高层中采用钻孔灌注桩,研发的新型成桩工艺体系及控制技术为后续超高层采用钻孔灌注桩奠定了基础。

率先在国内软土超高层中采用非锁口管套铣接头新工艺,突破超深地墙施工瓶颈,为我国百米级超深地下连续墙应用奠定基础。建立了软土卸荷深层滑移带理论及分析方法,形成分区支护和分区卸荷微变形控制技术, 实现工期、经济、环保综合最优化建造目标。

据介绍,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也是我国唯一超过600米高度的建筑。近三年来,“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我国20余个城市的200余栋超高层建筑中得到推广应用,工程应用成效显著。

建成世界级大型射电望远镜守望太空

该项目攻克了40多项关键技术和集成创新,建成了我国第一台性能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可动大型射电望远镜系统,实现了我国建设世界级大型射电望远镜的目标。该系统综合性能指标在同类型望远镜中位列世界前三,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探月卫星和深空探测器测定轨能力、国际VLBI和射电天文观测能力。

据介绍,天马望远镜落成至今已稳定运转七年,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

例如,攻克了大型高精度天线、主反射面主动调整系统、致冷接收机、控制软件系统、综合测试和模型建立等关键技术,首次建成了性能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可动大型射电望远镜系统,实现了3角秒的高精度指向,以及在1.2-50GHz(对应波长为25cm到6mm)八个波段任意仰角好于50%的高效率。

该项目在我国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中首次采用了高精度焊接环型整体轨道设计与制造技术和六杆并联机构副反射面调整技术;在我国首次综合利用相位参考全息和相位恢复全息测量技术,实现了高精度测量主反射面的重力形变和副反射面的位姿变化,并构建了其修正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大型望远镜天线。

目前,天马望远镜已成为了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器测轨定位的国之重器,作为主力测站为嫦娥三号和四号的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幅提升了我国参加国际VLBI观测和射电天文观测能力,运行早期就取得一系列原创性观测成果。

未来,天马望远镜将继续服务嫦娥五号、火星探测器、探月四期(我国的月球极区探测计划)、小行星探测等的测定轨任务。天马望远镜也将继续脉冲星、大质量恒星形成和演化、活动星系核、X射电双星等的观测研究。


图片:朱影影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