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民办学校陆续发出录取通知,不少小升初的家庭都有不少感慨,希望孩子们都能找到一所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小升初的风向标表明,除了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孩子的心理品质、学习能力、分析创造和探索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体艺能力等,都对升学至关重要。
今天,上海升学请来今年被上海市实验学校、上外附中录取的孩子家长,一起分享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家长推荐的小升初书单,希望也对您有参考。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登上高山,才能仰望属于我的璀璨星辰。”
在小D同学的心田,有着这样一条座右铭。今年小升初的她,在不久前被上海市实验学校录取!
妈妈说,“运气的成分多一些”,幸运的背后,多少都有实力的沉淀。
小D同学就读于一所公办小学,平日勤奋好学,担任班干部,获得过三好学生,是个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她人缘好,乐于助人,五年的成长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女孩蜕变为心存大爱、敢做敢当的姑娘。
学习对小D同学来说,是一件应该全力以赴的事情。她在班中担任语文课代表,积极参加校内外写作、阅读活动,从二年级开始接触奥数,自己有兴趣钻研,也曾在各类数学邀请赛、能力测评中取得佳绩。英语学科方面,小D在妈妈陪伴中不断进步,参加校内外的英语朗读、英语风采展示都能应对自如。一以贯之的刻苦,让她在四、五年级的语数外品德科学等学科都是“全优”。
四年级时,小D家庭规划想在孩子小升初的时候“够一够高”,开始有针对性地做些准备,小D的特点是学习效率非常高,小学高年级时校内作业基本在6点晚饭前完成,晚饭后适当娱乐放松,从8点开始,做课后和拓展材料一小时,平日有时间也会听听“美国之音”来训练听力。
时间安排上,爸爸妈妈给了小D充分的自主决定权,常常是小D制定计划,妈妈修订计划;小D具体实施,爸爸妈妈陪伴监督。
即便是在暑假,小D也给自己作了充实的安排,每天总共两个半小时的弹钢琴练习、两个小时左右的学习、近40分钟的毛笔字书写成了雷打不动的任务。
学习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小D最喜欢用阅读来充盈。“小时候她就喜欢看书,我拼命买书,她拼命看书,内容比较杂,涉猎广泛。”妈妈说,儿时从绘本、动漫书引导小D阅读,渐渐她越看越有兴趣,慢慢过渡至文字版。
小D家庭向上海升学分享了家中的部分藏书,来看看都有哪些书记录着小D的成长轨迹:
《漫说中国历史》
《鲁滨孙世界历史探险记》
《世界第一少年侦探团》
《大侦探福尔摩斯(小学生版)》
《幻想数学大战》
《世界历史大冒险》
《笑猫日记》
《查理九世》全套
上外附中放榜的那晚,Sherry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妈妈刚准备休息,突然刷朋友圈看到放榜消息,上官网一查,有了!妈妈兴奋得从床上蹦起来!第二天早上妈妈告诉Sherry: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她被上外附中录取了!
Sherry就读于杨浦区一家民办小学,学校抓得紧,Sherry跟着学校的节奏走,每天大约八九点做好课内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一两篇阅读理解,有中文也有英文的。
“学科方面,她对英语还是挺喜欢,平时自己翻阅原版书,有时看看美剧,我也给她找了外教老师练口语和听力。”妈妈分享道,“学习期间孩子也会有惰性,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鼓励和督促。”
在Sherry家里,爸爸妈妈的陪伴有明确的分工,爸爸是理科高材生,负责Sherry的数学拓展思维;妈妈是文科生,着重解决Sherry在语文和英语学科上的难题。“尤其在大语文框架下,借着孩子爱阅读的习惯,我会给她补充找一些古诗词、小古文、中国传统文化类和得过国际文学奖的书籍,拓展她的知识面。”
妈妈还有一个心得,陪伴孩子是个技术活儿。“有时,孩子处于情绪低谷,学校里一次考试考砸了,或者被老师批评了,回来我就使劲儿夸她。”妈妈说,这时她就会穷尽孩子爱听的词,夸得Sherry破涕为笑或不好意思了,过一会儿孩子就把苦恼的事抛在脑后了。而有时,当Sherry正为一次好成绩沾沾自喜时,妈妈却直言直语,“这没什么了不起呀”“谁谁谁不是也和你一样”,把刚刚翘起来的“尾巴”压一压。
“心理平衡的调节,让她学会有分寸感。”
临近小升初,Sherry家庭考量了一下目标定位,决定让孩子试一试报考上外附中,虽然知道难度不小,但家人对Sherry说,“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制定了高目标并且为之奋斗,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经历。
孩子在了解了上外附中这所学校后,仿佛一段时间内突然长大了,“我要报考这所学校”,五年级第一学期,Sherry开始注重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改进了学习方法,每天学习的节奏自己把握,紧张而有计划。
“一直到临面谈前的十几天,孩子自己排定计划,每天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妈妈说,Sherry心里自有一杆秤,这个时候,家人就略微“放手”了。
感受到了孩子的努力,Sherry妈妈欣慰而不露声色,“孩子自己要了就是最好的状态”,接下来的事,便是顺其自然。
从一开始的成绩并不突出,到五年级的突飞猛进,Sherry的“弯道超车”,成功了!
“孩子牛不牛,也要看家庭成员在陪伴孩子成长上花了多少精力。”妈妈说,知识准备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进步并非一朝一夕,唤醒其源动力和学习兴趣,才是更重要的。
注:本文系作者根据家长口述采写整理,图片由家长提供,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标注出自上海升学微信(ID:shanghaisheng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