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芯片人才缺口超30万!这么紧缺的人才,目前平均月薪才1万!


作者:杨青霞
编辑:杨青霞
时间:2019-05-27 16:21

近三年企业对芯片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到2020年,芯片人才缺口将超30万。然而,BOSS直聘发布的《2019年芯片人才数据洞察》却显示:2019年芯片人才平均招聘月薪为10420元,十年工作经验人才平均招聘月薪为19550元,仅为同等工作年限的软件人才薪资的一半。

另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最受芯片人才青睐的三个专业,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未在芯片人才所学专业TOP10之列。

芯片人才起薪1万,十年经验薪资难翻番

数据显示,2019年芯片人才平均招聘薪资为10420元,十年工作经验的芯片人才平均招聘工资为19550元,仅为同等工作年限的软件类人才薪资水平的一半。

伴随着APP store的推出,移动互联网行业迎来了黄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一同崛起的还有程序员。以腾讯、阿里等头部互联网企业为例,其招收的应届硕士生月薪水平早已超过万元。“同样是技术人员,做软件工资高、出路好;做硬件就不行,不仅辛苦,工资还低。”芯片领域重点高校教授吴子豪感慨道。

成长速度慢,迭代周期长是限制芯片人才薪资涨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发工程师林滨表示,应届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一般要经历4、5个芯片项目周期,每个周期半年到两年,此后才能“开始独当一面”。想要走入更高技术层次,则又需数年时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发现是,近三年来,芯片人才的平均期望薪资均低于企业实际的平均招聘薪资。多年来的低薪环境导致芯片从业人员对自身岗位薪资预期普遍偏低。近几年,随着芯片人才需求快速上涨,加之人才供应不足,使得在芯片求职者身上往往会出现“要10万,给15万”的情况。

电子电气类专业青睐,基础学科少人问津

把70亿根晶体管集中在指甲盖大小的地方组成电路,是不是想想就头皮发麻?电子在芯片上跑来跑去,一个路口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就可能导致大片堵车。芯片良品不仅要有精妙的设计思路,还得有过硬的制造基础。复杂的结构使其要求人才在物理、数学、化学、材料等多个学科方面有扎实的功底。

据BOSS直聘数据显示,芯片人才所学专业TOP5为电子信息工程(18.69%)、自动化(10.6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0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02%)和测控技术与仪器(4.97%)。以上五个专业主要涉及芯片设计层面。就芯片制造而言,主要对应为化工、精密仪器等专业。同时,BOSS直聘观察到,在芯片人才所学专业人数占比排名前十的专业中,并没有数学、物理等基础专业学科在列。

以华为为例,应对芯片人才缺乏的重要举措为以用促招。“我们要改变过去大呼隆的招聘方法,真正的专家、主管不上前线,HR看简历面试又不深刻,导致大规模进人、大规模走人。不仅对公司不负责任,而且对员工也不负责任。我们要不断充实队伍,也要选对需要的人。”4月29日,华为心声社区官网上发布的一份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内部邮件中提到。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用人部门或上级部门的资深专家以及部门主管必须参与到面试中。截止到5月27日,华为在BOSS直聘上由用人主管参与的招聘岗位有3237个。

芯片人才缺口超30万,不仅短缺还流失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增速创近年新高,达到3432亿美元,同比增长24%。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17年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元,同比增速达24.8%。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扩大。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统计分析显示,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有人才存量40万人左右,人才缺口为32万人,年均人才需求数为10万人左右。而2017年20万高校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毕业生中,仅有不足3万人进入到本行业就业,单纯依托高校不能够满足人才的供给要求。

除了继续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外,还需推动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相关一级学科的申请和建设,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间的差距,推动集成电路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位集成电路投资人认为,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是能够直接上手的,而刚毕业的学生需要大量的培训,长时间的沉淀,两者相差甚远。一位高校老师表示企业不太愿意接收短期学生实践,即使接收也会以涉密为由不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