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第二届高中生辩论赛决赛昨日(30日)上演巅峰对决,上海市七宝中学与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辩论队的学子们“唇枪舌剑”,围绕“推进垃圾分类重在宣传教育还是执法”这一辩题进行了精彩辩论。
最终,七宝中学队摘得桂冠,田园高级中学队荣获亚军。
由闵行区教育党工委、闵行区教育局主办的本次辩论赛,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和总决赛。
四场辩论赛的主题分别围绕“中学生近视防控”、“共享单车现状”、“国家安全教育”、“垃圾分类”展开,既契合当下社会时事热点,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决赛颁奖仪式结束后,第三届辩论赛也宣告正式启动。
在历经初赛8场、复赛4场、半决赛3场,总计15场的晋级比赛后,七宝中学与田园高级中学“杀出重围”,进入最后的角逐,就“推进垃圾分类重在宣传教育还是执法”这一辩题,展开了激烈论战。
七宝中学的辩手们认为,当前上海正处于垃圾分类的初期试点阶段,根据调查有93%的市民有垃圾分类的意愿,但对分类方式不够了解,因此宣传教育是让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是关键。
而田园高中的辩手们则反驳宣传教育的柔性和慢性,认为执法更具普遍性、权威性和实效性,能够保障将人们的思想转化为行动,杜绝侥幸心理和惰性,从而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在选手们的激烈交锋下,最终,七宝中学摘得桂冠,田园高级中学荣获亚军队,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闵行中学、文来中学高中部荣获季军队。
此外,比赛过程中还评出优秀辩论员16名,最佳辩论员1名,优秀指导教师4名。
针对激烈的辩论和学生们的提问,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陈玉聃、上海交大人文学院副书记王喜芳、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当代学生杂志主编吴永安作为决赛评委,给予了点评。
陈玉聃教授认为,两方辩论风格各有侧重,正方始终抓住逻辑的底线,反方则攻击点更加多元,你来我往的博辨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
“其实这个辩题讨论的是内在的约束与外在的约束,垃圾分类往大了讲就是作为公民这一角色应有的责任意识。辩论不仅是一个智力的游戏,更是智者的游戏,希望今天在这里辩论垃圾分类的同学们,明天能够走到世界中央,讨论世界和平的大问题。”陈玉聃表示。
自2017年闵行区启动以“辩以明理 论以求真”为主题的区首届高中生辩论赛以来,累计共涉及辩题7个,举行比赛31场,参与比赛的达124人次,约一万五千人次参与了现场观摩互动。
辩论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思辨能力和品德修养,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塑造了良好的人格与气质,展现了闵行高中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七宝中学辩手白一帆分享了自己的收获:“我们的辩题都是和当前时事、社会议题相关的,在对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提炼和表达的过程中,能够积累非常多的知识,逻辑思维也得到锻炼。”
来自闵行中学辩论队的徐妍迪也坦言:“整个16场辩论中优秀的辩友很多,很高兴能够通过辩论互相切磋交流,共同去实践对真理的探索和叩问。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逻辑能力得到提升,并且将辩论精神带到日常生活中,理性、勇敢地去表达自己观点。”
荣获此次辩论赛最佳辩论员称号的朱佳妮,同时也是田园高中辩论队的队长,带着学弟学妹参加了多场比赛之后,她欣喜于大家的成长:“从初出茅庐的高一新生,到现在口吐莲花,大家都从辩论中有所收获,我收获的是如何带领团队参加比赛、互相配合,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做到有理有据,并且能够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对这场辩论赛给予了高度肯定:“本次辩论赛中,每一个观点都凝聚了当代学子对垃圾分类的深刻思考,也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更多新的启迪。值得一提的是,这届辩论赛经历了16场,有20多所高中全力投入,在辩论过程中把责任扛在肩上,规则、合作、逻辑、眼界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获得了提升。”
恽敏霞介绍道,如今闵行区大部分高中学校已经成立了校级辩论队或辩论社团,在拓展课程和研究型学习中,各校有计划地开展辩论培训和比赛,这种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方式已经超越了辩论赛本身,是更有育人价值的学习实践。
随着闵行区第三届高中学生辩论赛的正式启动,恽敏霞寄语广大学子:“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希望同学们通过辩论这种教育形式,能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关注时事,成为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理性公民。希望各校通过辩论这个平台,能加强交流互动,思考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辩论,进一步提升育人品质,对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继续做出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