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晨艺录 | 9位文华表演奖得主的拿手好戏,一场演出就能看遍


作者:殷茵
编辑:殷茵
时间:2019-05-31 19:32

5月31日下午三点,“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公益惠民演出文华表演奖集锦专场”在中山公园拉开了帷幕,刚刚在今年第十六届文华奖评选中获得“文华表演奖”殊荣的九位艺术家,带来了此次参与评选的剧目片段及各自的拿手好戏。

6位戏剧类表演奖得主:中国评剧院主要演员王平,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由长平,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陈素琴,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上海淮剧团艺术总监梁伟平,广东粤剧院党副院长曾小敏等分别带来评剧《母亲》选段“儿疼娘”、话剧《干字碑》片段、上党梆子《太行娘亲》选段、闽剧《双蝶扇·忆双蝶》选段、淮剧《武训先生》选段、粤剧《白蛇传·情》之“钟情”等参评获奖剧目选段;

3位音乐舞蹈杂技类表演奖得主武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丹丽,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曹舒慈,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雷佳等为观众带来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芭蕾舞剧《敦煌》、民族歌剧《白毛女》“北风吹”等参评获奖剧目选段。

精彩表演收获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而台下观众的热情掌声也让参与演出的艺术家们感慨万千,“今天的演出,和剧场里的感觉和不一样,能够有机会零距离和百姓在一起,让我非常兴奋”,由长平说。

王平也认为,参与惠民演出,比起参评文华大奖的演出来说,有另一番意义,“它更接近老百姓,这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从事这份行业的初心。”

对于上海的观众来说,闽剧也许有些陌生,当天,连番带来《双蝶扇·忆双蝶》选段与《双娇公主》的周虹表示,希望通过短短的几分钟演出,让上海观众记住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闽剧。

同样有些小众的“评剧”,也因为王平带来的《母亲》选段“儿疼娘”和《秦香莲》选段“见皇姑”,走近了上海观众。在她看来,这样的惠民演出,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并非不爱传统文化,只是缺少接触的机会而已。”

尽管惠民演出的门票均为免费发放,但艺术家们的重视程度却毫不含糊。曹舒慈透露,为了此次惠民演出,中央芭蕾舞团特地将她的舞伴从巴西巡演途中召回,往返几十个小时,只为呈现最默契的舞段:“我们用了很多松香并调整舞蹈动作,克服室外舞台地胶带来的挑战,呈现给观众最好的节目。”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