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建15号线吴中路站成为全市交通建设者的瞩目焦点。在这里举行的2019年度上海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轨交15号线吴中路车站综合观摩,既向全市交通建设者倡导积极投身“安全生产月”活动,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同时也一展15号线吴中路站的创新打造无柱大空间的奥妙。这一切也都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而本月又恰逢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更应借此机会倡导安全。当下,上海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打响了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保持高位的建设投资量,给交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工作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此,今天举办的启动仪式,号召全市交通建设工程行业的建设者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安全生产月”活动,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用深入有效工作举措,护航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和第二届“进博会”胜利召开,为推动本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平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今天上午的活动是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指导,上海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上海轨道交通十五号线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今天的仪式举办地安排在在建15号线吴中路站,也便于展示观摩该站的不同凡响之处——为了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乘客的舒适感、空间感,实践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的设计理念,而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上海建工机施集团建设者,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创新采用 “预制+现浇叠合”拱形结构工艺进行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的施工,该工艺为国内首创。未来,乘客将拥有舒适的候车环境,具有良好的视觉开阔感。
吴中路车站地处徐汇区与长宁区交界处,北侧靠近吴中路,呈南北走向,位于整条15号线的中部。“ 由于是无柱拱形建筑,今后车站一旦启用,站厅层的空间感要好许多,乘客下到站厅后视觉很开阔, 甚至会感觉不是置身于狭隘的地下,而是位于广阔的空间内,颇具舒适感。”轨交15号线13标项目党支部书记余宙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该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余宙说,不久前,建设者驾驭“运架一体机”,对预制拱板进行拼装,实施纵向移动和高精度就位。
“运架一体机”可谓“新式武器”,它由两台无线遥控的液压模块车和一组大型桁架支撑组成,液压模块车采用SPMT型液压模块车,每台由6轴模块组成;支撑桁架有桁架本体、侧向固定装置、径向支承、定位装置和主梁等组成,整个设备在基坑内的中楼板上运行。
项目经理黄卫东告诉记者,预制+现浇叠合拱壳结构新工艺,有利于地铁车站站厅层实现无柱大空间,不仅很大程度的减少现场支模的繁重工作量,同时此新工艺可节省约50%的施工时间,优化工艺流程,释放施工空间,便于现场管理;预制构件的制作精度高,外观质量好。该项工艺的实施使得地下二层(站台层)的排架可拆除,方便盾构施工,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这项新工艺,不仅拥有预制装配式建筑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绿色环保、易于实现清水混凝土感观效果等优点,还最大程度解决了中心城区工地施工场地狭小和大型预制构件运输难的问题,有望成为今后中心城区地铁施工的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建 15号线是上海轨交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在建南北走向线,途经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等5个行政区,对改善上海市西部地区南北向交通,加强城市西部内外环线之间的轨道服务,均衡网路客流有着较强的作用。
15号线 全线30座车站中有7座车站可与8条“兄弟”轨交线实现换乘。 顾村公园站可与7号线换乘;上海西站站可与11号线换乘;铜川路站可与14号线换乘;大渡河路站可与13号线换乘;桂林路站可与9号线换乘;桂林公园站可与12号线换乘;上海南站站可与1、3号线换乘。
30座车站具体为:顾村公园站、锦秋路站、丰翔路站、南大路站、祁安路站、古浪路站、武威东路站、上海西站站、铜川路站、梅岭北路站、大渡河路站、长风公园站、天山路站、古北路站、姚虹路站、吴中路站、桂林路站、桂林公园站、上海南站站、百色路站、罗秀路站、朱梅路站、景洪路站、虹梅南路站、景西路站、曙建路站、双柏路站、元江路站、永德路站、紫竹高新区站。线路全长约42.3公里,均为地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