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15号开幕。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IMAX单元,将特别放映两部科幻大片——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穿越》。
车尚君从小就喜欢看科幻电影,尤其喜欢一些好莱坞大片将未来驾驶玩到极致。
比如《侏罗纪公园》里的Explorer,只需远程计算机控制就能让它跑起来。
电影《少数派报告》中,雷克萨斯根据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需求,专门为电影设计了一辆2054年的未来概念双门跑车Lexus 2054,从外观看,你能分清车头车尾?
然而车尚君最想拥有的,其实是《第五元素》里的飞行的无人驾驶汽车,真的超酷超个性啊!
未来遥不可及,却又慢慢向我们靠近。
在前不久BMW7的发布会上,宝马发布了一款车型。诺,下面酱婶儿的↓
新BMW 7系以全新设计外观设计凸显出现代美学风格,真的是看了都想拥有啊!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车身前部明显扩大的双肾型进气格栅,车头高度增加50毫米,格栅面积增大40%,一眼就给人震撼磅礴的感觉好吗!
价格嘛,82.8万起~(* ̄︶ ̄)
其实除了新车,当天宝马说自己未来将不再是一家整车公司,而要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公司。Are you kiding me??
于是乎,车尚君去查了下,发现原来早在2016年宝马的百年之际上,宝马集团就已经向外界公布了2025年前的详细发展计划,其中就提到了要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公司。
宝马不好好造车,为什么要转型做一家科技公司?
这就不得不提到如今传统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几大挑战了,宝马也休想躲过!
首先,宝马一直在想尽办法维持自己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地位和份额。
除此之外,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宝马开始主动转型。
同时,随着出行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嗅到了新出行领域的前景,除了有企业大力发展线上出行领域,更出现了企业依托互联网模式开展造车运动。
因此,车尚君认为,宝马即使是一家在车圈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品牌,也不得不在新形势下改变以往传统的汽车制造模式,向科技创新方面转型。
显然,想转型就要有投入啊。
车尚君扒了下,在今年3月份,宝马集团正式对外公布了2025年前详细发展规划,说白了这个规划也就是3年前宝马百年之际的全新第一战略,如今已经入该战略的第二阶段启动“产品攻势2.0”计划,具体就是:
除了在2019年在全球推出20余款全新或升级车型以及业务整合外,更重要的是宝马将要掌握电动车核心技术,推动第五代电驱动技术落地,最终实现向高档出行领域科技公司转型。
2018年,宝马在全新第一战略第一阶段完成了众多车型电动化的举措,仅2018年宝马集团在未来出行方面的投入就达到了68.9亿元,重心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
在2018年,宝马累计销售出35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除了22万辆插电混动车型,其余13万辆均为纯电动车型。据说,到2020年底,宝马还会推出十多款全新及审计款电动产品,包括2019年底英国牛津工厂生产的纯电动MINI车型以及2020年中国沈阳生产并出口的全球宝马iX3。
看得出来,宝马是用心在科技方面加大了研发投入,但其他豪华车企也不是吃素的。跨国车企中的大众集团、戴姆勒等公司都有高额的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2018年宝马研发投资68.9亿欧元,同比增长12.8%;戴姆勒在乘用车研发投入达到69.6亿欧元,同比增长5%;大众集团旗下奥迪品牌,2018年研发投资也达到41.78亿欧元,同比增长9.7%。
不难看出,加大研发的投资已是德系三强转型共识,未来汽车行业的增长突破点更多在于新科技。
资金投入了,效果也是有的。
车尚君扒了宝马新能源销量数据发现:
2018年宝马在全球销售超过14万辆电动车行;
自动驾驶领域,2018 年4月宝马位于慕尼黑的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2018 年5月宝马成为了第一家在中国获得自动驾驶路试许可牌照的国际整车制造商,由此,面向L4级完全自动驾驶的实景路试开始了。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在面对新科技和互联网冲击的趋势下,都面临着被迫或主动转型,割舍过去,谦逊革新,才能在年轻一代里将曾经的风光延续下去。
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且利润都不算高的产业,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车尚君身边的汽车行业专家说,一款车型从研发到销售,周期两三年或五六年不等,即使砸了数亿资金出去,也可能很难看到回报。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车企重视核心技术的开发,因为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可能提高核心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宝马转型科技公司,未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正在手机屏幕前刷这篇文章的你,希望宝马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科技呢?欢迎在屏幕下方,和大家一起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