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助贷”幌子,“阿联金”、“闪联银”骗取1600余万元评估、推荐费


作者:陈泉 张敏
编辑:黄慧青
时间:2019-06-05 16:24

由于缺乏监管,助贷平台良莠不齐,更有甚者打着“助贷”的幌子招摇撞骗。互联网创业者赵某某就瞄准了这一“商机”,伙同熊某某利用自己公司运营的两款助贷APP,套取相关手续费,非法牟利。近日,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了某助贷平台相关负责人赵某某和熊某某。

今年年初,手头有点紧的小林下载了一款名为“闪联银”的助贷APP。用自己的手机号注册成功,直接进入平台后,小林按照相关操作提示,上传了本人身份证照片正反面,并填写了一系列个人信息和个人银行卡信息后,按下了“提交”键。小林点击了“去借款”后,手机短信立刻通知之前填写的那张银行卡内被扣了 68元,手机屏幕上也很快给出了一个“信用评估分”。进入“智能推荐”,小林选择了一个额度后,再点“去借款”,又被扣了 128 元。小林再次查看APP,发现自己选择的订单显示“待系统审核”,但承诺如放款失败可申请退款。

过了半个多月,小林仍然没有收到任何放款信息。由于被扣金额不多,小林并没有太在意,就把该APP删除了。

和小林一样,急着用钱的小孙也经历了如出一撤的“被扣钱”遭遇,只是他的审核显示失败后,APP推荐了他一堆网贷APP,却始终退款无门。打了多通客服电话,总是被对方一堆套话应付过去,忍无可忍的小孙选择了报警。

经警方调查,犯罪嫌疑人赵某某伙同熊某某等人,成立上海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 “阿联金”、“闪联银”两款助贷平台APP应用,在并无第三方征信公司数据对接,亦无第三方贷款平台放款对接的情况下,通过虚构的随机产生的征信评估分收取每名客户征信评估费68元,并后续收取每名客户98元至288元不等的贷款推荐费,再以向客户显示虚假的银行审批流程为拖延,向全国范围内的大量客户实施诈骗,经初步统计,两款 APP从第三方支付平台汇聚支付转入该数字科技公司帐户的资金总额高达人民币1600余万元。

赵某某公司开发的APP根本不具备助贷资质,他们与相关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征信部门、银行机构根本没有任何对接,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给出的征信评估分是系统随机给的,两笔费用交完后的审核也是子虚乌有。而应对海量的投诉电话,他们的客服也有相应的“话术”应对,只有面对那些比较强硬的、扬言要报警的维权者,客服才不得不退款。

检察官提醒:“助贷”因其“非贷性”,即金融属性减弱,而容易逃脱监管,运营混乱。借贷人切莫因借钱心切,而胡乱求助于“助贷”平台。谨防你求助的平台在借代这件事儿上根本没法为你“助力”,却是只披着“助贷”皮的诈骗皮,啃你支付的“评估费”“推荐费”。


图片:站酷海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