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伴随着铿锵旋律,一朵“傲霜红梅”在舞台上摇曳盛放,灯光和音乐声中的那朵“红梅”刚毅也柔美,英勇也悲壮。
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东师范大学歌剧实验中心的师生精心排演的民族歌剧《江姐》,即日起至6月14日献演于上海美琪大剧院。
台上台下,近200人的演出阵容中,几乎全是华师大的师生,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为这部经典歌剧作品,注入了青春的力量。
民族歌剧《江姐》改编自家喻户晓的经典红色小说《红岩》,以重庆解放前夕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真实故事为创作蓝本,描绘了深陷狱中的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早在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歌剧实验中心便排演过歌剧《江姐》,并在上海大剧院公演。当时,饰演“江姐”的正在攻读华师大声乐艺术博士研究生的许洁,八年后,已踏上教师岗位的她再度出演“江姐”一角,感慨万千。
”那时候,由于年轻,没有很好地将江姐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里,演得不够完整”,这一次,许洁做足了研究,在感受江姐作为平凡人的内心变化和复杂遭遇的基础上,更体会到江姐对革命的忠贞和坚定以及对国家的热爱和无私,将一位“坚贞的革命者”和“平凡的女性”真实地演绎出来。
在许洁看来,江姐既是一位“坚贞的革命者”,也是一位“平凡的女性”,每次唱起《绣红旗》的段落,她的眼泪都会夺眶而出。“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一场演出,而是沿着先辈的足迹,去追寻一个坚定的信仰,感受一种崇高的情怀。”
上海歌剧院第一代“江姐”饰演者任桂珍老师和第三代“江姐”饰演者江燕燕老师也亲临排演现场进行了指导并观看了演出,几代“江姐”聚首,为表演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主创团队看来,虽然江姐所属的革命时代已经过去,但和平年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新的使命。一个人始终要身怀理想,坚定信仰,并付诸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江姐》的演员,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学生,其中还包含大一新生。
自2006年华师大歌剧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已经推出《假扮园丁的姑娘》《蝙蝠》《原野》等7部中外经典歌剧。华东师范大学歌剧实验中心项目负责人曹金表示,为学生们提供舞台演出歌剧全剧,是对他们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考验,也为校园与社会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演出,从排练到演出都全力以赴,他们身上的变化令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