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时长2分35秒的视频《时尚DoReMi》通过网络传播火了,它用沪语童谣的形式,宣传眼下最热的垃圾分类,得到了很多社区居民的共鸣。
众多网友观看后,纷纷赞叹创作团队有才华。“垃圾分类工作其实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但真的给社区居民一板一眼讲法条,他们接受度不一定高,倒是这样的视频形式能让人记忆深刻。”居民张阿姨称赞道。
周到君了解到,这样别具特色的创意,来自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目前,上海推行垃圾分类正当时,各个街镇都使出浑身解数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今年以来,真如镇街道一直持续发动各式各样的宣传力量,向公众推广垃圾分类,包括入户宣讲、编发科普类微信、举行垃圾分类主题论坛、生活垃圾分类游园会、绿色环保群团定向赛、分类投放游戏等。但什么方法能起到更为广泛的推广作用,让更多居民自愿关注,真如镇街道一直在探索。
最终,街道想出了通过沪语童谣的方式来传播垃圾分类知识。携手上海童谣创作人王渊超,合力为真如量身打造了这支垃圾分类宣传片,通过视频和歌曲传唱的方式科普了垃圾分类这一信息。
“垃圾分类再垃圾倒!倒!倒!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子侬格肉,还子侬格壳!张家老伯伯,侬晓得哇?垃圾分类再垃圾倒!”这首应情应景的歌曲为沪语版本,融入了上海童谣和RAP等元素,旋律欢快、节奏感强,曲调简单容易学唱,特别适合边跳边唱。
“垃圾分类是今年上海的重头戏,歌曲既要能吸引青少年关注,又要能照顾到上了年纪的居民。”为此,王渊超选择了沪语版本,结合真如本地特色,融入了《卖糖粥》这首最地道的上海话童谣,还将垃圾不分类的危害、可回收垃圾种类编成朗朗上口的Rap,从创意、作词、作曲到录制仅用时一周便完成。
而视频的拍摄也是“加速度”诞生,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段创意十足的视频从棚内录音到外景拍摄,只用了2天。出演人员多达100余名,这些参演者中,除了来自街道的机关青年和团干部,还有垃圾分类工作最一线人员,以及普通的居民代表和来自真如文英中心小学的孩子们。
真如老街、真如寺、上海西站、大渡河路1550弄、真七中心花园、曹杨花苑、智能篮球场、樱花苑…… 视频中,我们能看到大大小小真如多处有代表性的地标、社区、机关单位、学校、景点等等。
据了解,在拍摄前,来自党群办和团工委的青年们还为剧本撰写出谋划策,思考如何用最时尚、最真如的方式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经过一场场头脑风暴,最终决定以真如地标为轴线,融入各类群体,展现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决心和承诺。
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真如镇街道将继续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流行产品”,引导更多的居民群体掀起垃圾分类时尚化的潮流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