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4日)上午,上海吴淞口锚地水域,一艘名为“苏州号”的国际邮轮上飘起了橙色烟雾——原来,一场“国际邮轮大规模人员转移应急演习”正在这里拉开帷幕。现场共有31艘各类船艇、3架飞机、190余名志愿者参加演习。
据了解,此次演习模拟的是一艘内支线集装箱船进口航行时因操作不当碰撞一艘国际邮轮(模拟遇险人员约1500名)。事故造成国际邮轮船体破损进水发生严重倾斜,2名人员受伤,10名人员落水;内支线集装箱船载运的危险货物起火。
接到求救的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协调指挥海事、救助、打捞、海警、渔政、公安等搜救中心成员单位、社会救助力量和搜救志愿者协同作战,密切配合,按照预定科目圆满完成演习各项任务。
现场总指挥、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主任、上海海事局副局长谢群威表示,本次演习是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为了应对邮轮产业快速发展对搜救应急保障能力提出的迫切需求,而在“安全生产月”组织的一次重要实战演练。
演习旨在探索国际邮轮遇险情况下,如何对数千名在船人员实施大规模转移和救助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解决方案,增进搜救中心各成员单位和相关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提升上海国际邮轮海上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据了解,自2011年开港以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累计接靠国际邮轮突破2000艘次,出入境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带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地的大市场。
而上海海事部门在认真落实长江口深水航道邮轮与其他船舶利用边坡自然水深交会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船舶交通组织措施,提升了国际邮轮航行安全性和准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