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睡莲展以“荷风莲韵,传承经典”为主题,将于6月28日—7月28日在古猗园举行。
届时,“建国莲”、“欢庆”、 “国庆红”、“紫妍”、“帕拉尼”等名、特、优、奇荷花睡莲精品,将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通过荷韵展示、组景布景、文化活动等,全面展现传统文化软实力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国庆红”是第二十五届全国荷花展一等奖得主,其特色为大株型、花红色,开花较早,花期长达百余天,可盛放至“十·一”国庆节。
邂逅:荷莲名种目不暇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今年的荷花睡莲展期间,古猗园内的水景植物展示部分“以水为线”,将栽植和水面布置的不同色系睡莲、荷花串联起一条风情独具的莲荷景观线。其中,通过塘栽群植形式展示精品荷花约7000㎡,包括西湖红莲、红建莲、太空莲、舞妃莲、红太阳、大洒锦等红色系、复色系荷花品种,以及秋阳、秋日红花等超长花期秋荷品种;通过塘栽群植形式在园内四大景区展出粉葡萄、火冠、月亮女神、黄皇后等国内外精品睡莲约500㎡,以及白鹤亭处水体红、粉、黄、白、复色五彩睡莲池;通过塘栽、盆栽、各式器皿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国内外名、特、优、奇荷花,展出碗莲、耐寒睡莲、热带睡莲以及迷你睡莲品种3000余缸(盆),展示近年来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的新优品种和新登录品种。
作为主展区,大草坪周围约600㎡区域内,展示了国内外约300个品种近千盆荷花,游客能够近距离观赏不同花色、不同瓣型、不同姿态的荷花美景。展示的品种包括超长花期的秋荷品种,如“惊鸿”“秋阳”“秋日红花”等;以及以中国地名命名的新优品种,如神州美·浙、神州美·滇、大足红莲(云南)、印象西湖(杭州)、白洋淀红莲(河北)、沂蒙情思(山东)、金陵畅想(南京)的系列品种;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荷花品种和中外杂交品种,如姬妃莲(日本)、舞妃莲、美洲黄莲、中美娇、中日友谊莲、伯里夫人(中美杂交)等。另外,小草坪区域展示了约100㎡的耐寒睡莲品种。
赏韵:诗画入景韵味深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诗仙李白的这首诗句,正映照了盛夏古猗园绿竹猗猗、荷香满园的景致,园内不同色系、盆栽、群植及造景形式的睡莲、荷花景观串联成风情独具的莲荷观赏线,呈现了莲荷的韵味和内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园内1组岸上景点和4组水上景点,都呈现了同庆祖国70华诞的欢乐和喜庆氛围,寓意祖国祥瑞安康。南大门照壁处,以“追梦中国”为题的景点,运用国庆红、建国莲、欢庆等红色、喜庆品种荷花,展现祖国的蓬勃发展,并以红船以及祥云、彩带形态的立体绿雕,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路劈波斩浪,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取得了一项项骄人的成绩,唤起市民游客的阵阵自豪感和爱国情。
4组水上景点为“莲”动中国、幸福中国、“莲”政中国、绿色中国,分别在九曲桥两侧、茗轩东侧、竹岛水域和东门。或漫步于烟雾朦胧的九曲桥上,或在茗轩茶室内品茶赏荷,或与现代科技来一次美丽的“邂逅”……游客仿佛走入画中,与荷花睡莲为友为伴。
与园内荷韵相呼应的,则是各类文化展示活动,在各具特色的厅堂内,展示了官窑瓷器、主题书画、刺绣、邮票、传统服饰等。古猗园通过这些展览,为游客搭建了与国内优秀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的渠道。
“雅趣匠意”荷花主题官窑瓷器展
宋时最为著名的五大窑场,即所谓的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其中“官窑”是北宋徽宗创立的一种全新的陶政体制,专为宫廷烧造瓷器用品。“官窑”的设立及宫廷用瓷的大量烧造,使宋代制瓷业达到了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前所未所的巅峰时期。
此次展览邀请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携手展出荷花主题仿南宋官窑瓷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依托古窑遗址建造的陶瓷专题博物。展览旨在弘扬中华陶瓷文化,在系统研究南宋官窑出土器物的基础上,致力恢复南宋官窑的生产工艺所展示的部分作品,生动再现了南宋修内司、郊坛下官窑青瓷形美、釉润、开片自如的风姿神韵。
展览地点:梅花厅
“中国珍邮”建国七十周年集邮展
中国邮票的发行史是新中国发展历史的缩影。
本次展览共展出81套中国邮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鎏金岁月”展示的是新中国初期的第一邮票,如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国徽、国旗等。第二部分“伟大的变革”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40年沧桑巨变和风雨兼程。第三部分“筑梦新时代”反映的是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章程,十八大后进入新时代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鎏金岁月”中将展示建国后第一套人民币币值为单位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此套票据面值沿用民国制式,具有高币值的特征,票面题材丰富、广泛,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历史厚重感,已成为不可复制的永恒经典,方便广大游客重温开国时代的人文印记、岁月流金。
展览地点:石韵馆
“穿花纳锦”荷花主题刺绣展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刺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穿针引线之间,一幅幅精致作品悄然而成。
三林刺绣始于元朝,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三林刺绣以线细、行针密、针法多样、色彩丰富、精致细腻、不留针线痕迹而著称,包含70多种工艺、130多种针法,尤以独特的“抽、拉、雕”技艺而名扬四海。
本次展览绣品共计39件,包含镜框类作品、围巾、手帕、靠垫、手包、宫廷扇等。最出挑的实属绣品《竹林七贤》,由两位技师用了三年时间精心制作完成,人物表情生动,其翩然浮动之态旋即而生,作品层次丰富、色调浓郁,人物服饰针法虚实兼备,松紧自然,整幅作品画面视线流畅统一,颜色用到300余种的丝线,针法用到插针、镶针、齐针、施针、稀针、松针等几十种针法,充分体现了三林刺绣的高超技艺和艺术造诣。
展览地点:不可无竹居
“梦回千年”荷花主题传统服饰展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本次展览以逸野堂为载体,以荷花为主要元素,进行汉式空间的营造,将空间布置为有汉式古典风格的厅堂,并将荷花元素大礼服安置其中,塑造古典造型,立于其中,感受到纯正汉式气息,重温华夏民族的霓裳羽衣,回味倾国倾城之姿,汉服古风让游客更能体会古人赏荷的雅致情趣。
展览地点:逸野堂
“翰墨传承”荷花主题书画展
拙政园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始建于明正德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园以水为中心,厅榭精美,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园博建筑保持了粉墙黛瓦的苏州民居特色,与周围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经典代表作相协调,是国内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
此次展出的荷花主题书画作品是拙政园收藏的不同时期优秀画家的精品,其中张辛稼为苏州著名画家,所作花鸟画,用笔苍劲,意境清新,风格独特。另有拙政园香洲、芙蓉榭、留听阁等园内经典景区画作,游客可通过此次展览领略江南书画家的书法造诣、绘画神韵。
展览地点:鸳鸯厅
互动:沉浸式体验引人入胜
二十四节气大家都听说过
那什么是节气动物呢?
7月即将开始的雅荷游学夏令营,将带领孩子们开启一场传统文化之旅,寻找神兽,制作古建模型,当绿色小卫士……两场夏令营活动将让孩子们沉浸于古典园林的神秘之境。
在园内游览,怎能不留下美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游客可以把自己设计的三组古猗园内荷塘美景照片通过微信进行报名评比,最终评选出八大最佳荷塘美景图片。
游园之余,也要一饱口福,网红“荷香盛宴”不可错过,古猗园餐厅的大厨们以荷、莲、藕等食材为主的菜品,将荷花的色、香、味融入日常饮食中。园艺大讲堂活动中,神奇的印刷术和非遗折扇两项活动,将让游客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美与震撼。
荷花睡莲展期间,园内还精心安排了精彩的演出,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古猗园将王昌龄的这首诗歌改编成舞蹈,通过描绘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欢乐,表现出一幅美妙的采莲场景,赞美了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四大名园”之一留园的团队也将在古猗园内演出,通过昆曲、苏剧、评弹、古琴等古典音乐形式将古人慢生活情调与深厚的文化巧妙结合,游客进入园林就仿佛置身世外、穿越历史、走入梦境,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浓厚的人文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