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花海策划“萤火虫展”遇争议 | 专家:追逐商业利益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作者:郁文艳
编辑:郁文艳
时间:2019-06-26 19:40

每年夏天,大型萤火虫放飞活动都会“准时”出现。今年,周浦花海计划于本周末(29日)起举办首届萤火虫星空展(相关报道在此)。主办方称,使用的萤火虫为人工繁殖,非野外捕捉。但多名国内权威昆虫专家表示,萤火虫可以人工繁殖,但百万只规模短期内难以达到。与此同时,不少网友呼吁抵制该活动,并称此类活动对萤火虫、对环境都是极大破坏,“大量从野外捕捉萤火虫对其栖息地环境将造成影响,对本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待观察,追逐商业利益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多地放飞萤火虫活动宣传文案类似

近期,某微信公众号上出现了周浦花海将举办首届萤火虫星空展的消息。文章介绍,此次大型萤火虫放飞活动将持续到8月,所有萤火虫都是人工繁殖,并不是野外捕捉。将消息转发朋友圈,即可免费获得门票,连续转发3天以上,还能获赠活体萤火虫。如果不转发朋友圈,门票40元。

推文颇有诱惑力:超大规模养殖的“活体浪漫精灵”“百万”精灵一起点亮魔都……同时配上了大量唯美浪漫的图片。

除了放飞萤火虫,现场还有灯光秀、美食街以及其他娱乐活动。

与此同时,周到君注意到,不仅是周浦花海,上海周边的嘉兴等地也出现了萤火虫相关活动,推文竟惊人一致,比如,都有“精灵”、“会呼吸的钻石”等字眼,唯美的图片也几乎都来自网络,非现场照片。

相关人士推测,国内这些萤火虫放飞活动背后可能都是同一家或者几家公司在运作,每年在不同的地方找场地,找合作方。

■这些都是网络图,据说现场是计划把萤火虫放在玻璃房里。

专家:萤火虫可人工繁殖,但短期内达到百万只很难

对于主办方所称的萤火虫为人工繁殖,专家提出了质疑。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付新华是国内研究萤火虫的权威,也是国内为数不多掌握萤火虫人工繁殖技术的专家。他说,萤火虫是可以人工繁殖,但短期内达到百万只的规模几无可能,即便可以达到,投入成本非常大,“我自己多年来一直从事萤火虫繁育,成本是很高的,那些追求短期商业利益的公司,怎么可能投入高成本去人工繁殖?”。

那么,如果是野外捕捉,会造成哪些影响?付新华表示,首先,萤火虫以蜗牛、螺类为主要食物,栖息地萤火虫的大量减少,就会造成食物链上其他物种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生态平衡,破坏栖息地的环境。其次,如果大量捕捉的萤火虫是本地没有的品种,一旦活动结束后它们生存下来,对本地萤火虫及其他物种、本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待评估,如果活动结束后这些萤火虫无法适应环境死亡了,也将是极大的损失。

付新华介绍,他和一些媒体、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已经封掉了萤火虫活体买卖平台。周到君在淘宝上搜索“萤火虫”果然搜不到买卖活体萤火虫的店铺,出现的是一款灯具。

花些时间生态修复,其实可以让萤火虫多起来

据了解,多年前,周浦花海在营建时也曾咨询过有关专家。专家提了一个方案,希望能在周浦这块土地上打造一个“外婆家”,也就是说,通过乡土植被的种植、恢复,营造自然、充满野趣的乡村,这里,有蝉鸣,有蛙叫,也有萤火虫飞舞,孩子们去那里玩,就好像回到乡下的外婆家一样。

“周浦花海那个地方本来也是有萤火虫的,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手段,让萤火虫逐渐多起来,但是这个需要时间,至少三五年。”专家表示,“可能,企业要追求利润,三五年等不起吧。”

相关部门:执法依据不足

网友抵制,专家也反对搞这类活动,那么,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叫停这类活动?

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表示,萤火虫非保护动物,执法依据不足,只能以宣传教育、劝导为主。

2015年夏天,周到君曾报道过松江青青旅游世界计划举办萤火虫放飞活动的事。报道见报后,活动被松江区相关部门叫停。当年,计划在全国多地进行的“萤火虫主题公园”有10多个。其中,河南郑州的活动也因安全隐患被当地政府部门勒令整改。

2014年,杭州萧山举办萤火虫放飞活动,因萤火虫数量稀少未达到主办方所承诺的观赏效果,游客不满,引发冲突,上演万人齐喊退票,景区部分设施被砸。

上海可以观察到自然状态的萤火虫

流萤飞舞的场景人人都爱,但也要遵循环保原则。其实,在上海也能看到萤火虫飞舞,个别地方数量也不少。

目前,上海共有3种“土著”萤火虫。在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上海动物园等地可以观察到的主要是陆生种类的黄脉翅萤,青浦、奉贤等地主要有水生种类的条背萤,奉贤南桥前年发现了陆生种类的天目山雌光萤。

每年夏天,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辰山植物园等举办的夜游、夏令营活动中,都有萤火虫自然观察内容。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和过去相比,现在的萤火虫数量急剧减少,栖息地岌岌可危。去年夏天,沪上昆虫专家、原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金杏宝曾专门撰文,呼吁保护萤火虫及其栖息地。

她说,“以蜗牛、螺类为生的萤火虫,并不与人类争夺食物、抢占空间,只要人类还需要清洁的水源、湿地和树林草丛,就会有萤火虫的轻盈漫舞,为我们带来希望之光。即便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萤火虫依然在被我们暂时遗忘的角落苟且偷生。它们在远郊荒野,在河畔湖边,在绿地边缘,甚至在居民小区的幽静处,频频发出微弱而有节奏的冷光。”

■上海植物园的夜游活动,观察蛙类,也会看到萤火虫。

链接:第二届世界萤火虫日

去年,国际萤火虫网络发起,将7月7日-8日定为首个世界萤火虫日,旨在让人们正视萤火虫面临的危机和人类自身面临的挑战。

今年7月6-7日为第二届世界萤火虫日,主题是:萤火虫需要黑夜。

萤火虫在全球绝大部分地方都有分布。新西兰的多个萤火虫洞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游客在导游带领下,被要求不发出声音,悄悄地进入洞穴观察,人们头顶上方、如繁星般闪烁的萤火虫美景令人赞叹。


图片:网络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