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沪语听力十级达标”,《繁花》小说没能做到的这版舞台剧做到了……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时间:2019-06-27 20:44

上海是一个丰富的城市,就算在这生活了一辈子,也会有一些事物让你大吃一惊。《繁花》里所写的都是很实在的事情,都是一件件可数的事情。

                                                                                                                        ——作家 陈村

每个人可以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从《繁花》中读出属于他自己的上海。

                                                                                                                        ——作家 沈宏非

今晚,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五盟文化联合出品的舞台剧《繁花》第一季于上海美琪大戏院再度开演! 

此前,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受邀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于6月21日至23日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顺利演出,伴随着每一场的演员们一一谢幕,观众们掌声不息,久久不愿散去。

《繁花》北京站演出不仅收获了粉丝观众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专业媒体的高度赞许,在多个广阔的圈层中发酵升温,将“繁花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但总有机会在你的过去或现在,某个人或一件事温暖着你,如繁花一样盛开在心中的角落,支撑着你不坠落,就是那一簇,再会”

“三个小时,精彩;世事往往如此,一方简单,另一方饱经沧桑”

“上海韵味,果然没有辜负期待”

“沪语演出有微妙的气质和时空的张力,难怪朱泳腾老师说,之前不少观众看完后仍沉浸其中,长时间在剧院外游荡”

“默默流泪到突然泣不成声,看那些永恒的执迷,看那些缭乱的沉迷”

“我们在世上,边看繁花,边向地狱行去”


今晚,舞台剧《繁花》回归上海,延续经典。

《繁花》改编自金宇澄茅盾文学奖同名长篇小说,近3小时全沪语视听盛宴,一部戏写尽时代悲喜,笑中带泪,令人唏嘘。

从“繁花”读懂上海嘈嘈切切的弄堂传奇

以当代海派城市文学的翘楚作为蓝本,舞台剧《繁花》也同样不失为“海派话剧”的一次成功改编。

虽是沪语演出,却全程配备普通话字幕,让观众畅享沉浸式体验,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原来那样的一个上海,那样匆匆而逝的故事,都还活着。

此次复排版《繁花》最大的改动就在于完成了“繁花美学”上的进阶——舞美的升华。

正如导演马俊丰所说:

“舞美没有精简,而是精致了。”

流动的舞台,克制的灯光,配以大胆的视觉冲击和电子乐的现代演绎,赋予了《繁花》第二次鲜活的生命,让观众跟着原著走街串巷的地图式写作气局,把重心放在飞花扑蝶般的人物群像上,体验久违的“故事之美”。

这就是 “繁花美学”——运用质朴而温暖的方式去展现一个大跨度、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

2018年《繁花》首轮巡演后,引起巨大反响,其中不乏俞飞鸿、陈冲等众明星青睐及媒体热评,甚至在第二届华语戏剧盛典中斩获“2018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创新剧目”大奖,并且一连拿下6项提名。一个月前,该剧更是独揽2019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和“年度最佳编剧”两大奖项,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和壹戏剧大赏评委会主席荣广润更是给《繁花》舞台剧组颁发“年度大戏”最高奖。

它呈现的是一个生活状态。小说中作者并没有带很多自己的态度去传达这个故事,而是把当代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时代的变迁、平民百姓的生活在他们这些人物身上发生的情感变化、时代变化在他们身上的烙印,非常细腻地表达了出来。

                                                                                                              ——俞飞鸿

《繁花》创造了一种审美距离,这种审美距离所带给我们的享受,是我很长时间都没有过的。

                                                                                                              ——陈冲

灯光闪烁,圆盘转动,三十年辰光转瞬即逝。

要想将三十五万字的茅盾文学奖小说浓缩成三小时的舞台表演,该如何把握住原著的气韵和精神内核?

对此,《繁花》的设计者给出了精妙而又浪漫的一出好戏:集中所有表演者在一个转动的圆盘之上,让台下观众无意识地走进上帝视角,觥筹交错、喧闹繁华背后,掩盖的是都市人的孤独,成年人的踌躇。

光影交织中,观众本以为能独善其身片叶不沾,一抹眼角却不知何时早已潸然泪下。疏忽一瞬,方寸之间,观影者感受到了身份交错的冲击与时空对接的恍惚,这便是“繁花宇宙”的美学“玄机”——真正置身其中、沉浸式的体验。

全沪语班底演绎原汁原味“上海咪道”

上海这座城市的迷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来自沪语,而这正是复排版《繁花》第二个不同凡响之处——启用全沪语演员。

正如原著作者金宇澄所希冀的那样,

“文学、戏剧必须最终回归生活,回归大众,走进年轻人的世界中去。”

舞台剧《繁花》创作之初,主创团队也告诫自己这将不再仅是一部给传统戏剧观众看的作品,马俊丰说:

“我们以往的排练经验是,剧本是个套,人物是个套,演员往里面塞就行了;现在剧本和材料是水,演员是瓶子,我们把演员作为载体来装。”

这种改变更注重展示跨界主创团队,复古又新潮的海报设计与衍生产品,“时代肌理与当代表达”的审美定位。

无独有偶,制作人马晨骋同样希冀着,

“我相信这种改变对于上海人以及希望了解上海人的外地观众是极其有价值的。”

对于上海演员而言,这部剧本就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新加盟的朱泳腾(饰阿宝)、邵汶(饰沪生)、张楷依(饰李李)。

多年没演过舞台剧的朱泳腾(右)直言,

“跟导演在我家楼下讲了15分钟话我就被打动了。《繁花》很有生活感,以一种电影画面的感觉去做话剧,跟我的表演理念是吻合的。又是上海话,我此生可能就这部戏能用上海话演戏了。”

对邵汶来说,能用沪语演绎上海风情和时代变迁,机会实属难得,

“我觉得《繁花》是上海籍演员人生中最美好的话剧,金宇澄的书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保留下来。除了演员的追求以外,作品巨大的内涵,也是召唤我们出演的最重要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沪生和姝华年少时光中的亲密一幕,邵汶神来一笔的“头碰头”,更是让喜欢在排练时反复“解锁”一个场景不同演绎的导演马俊丰直起鸡皮疙瘩。

马俊丰坦言:

“我们不知道当时的人怎么亲密,我们第一轮试了拉手、拥抱,邵汶一来,拉着王文娜(饰 姝华)头碰头,我脑子炸了,这动作起码二十年没看到了,就很准确,就是那个时代的动作。”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却哭得稀里哗啦。”

几乎所有80、90后在看完这部剧后都如此感慨。但《繁花》想要的不止于此,舞台剧要做的,是兼顾上海风情的同时,打造一部与这个时代最广大人群建立起联系的作品,让这部原创戏剧在扎根本土的同时走向世界舞台!

走近上海质感,与不曾被了解的故事对话

“一个人不能脱开他的母语,语言是一个人表达所有的重要载体,丢失了表达就肯定是断层了。”

《繁花》是上海的一本书,写尽了上海这座城。舞台剧《繁花》更是一部献给这座城市的作品,是上海的一台戏,演尽这座城中人的市井与优雅。因此,导演马俊丰坚定认为《繁花》的字幕也必须拥有上海质感。

以沪语演出同时全程贴心配备普通话字幕,让非沪籍观众也能顷刻间身临其境,这是小说改编舞台剧中的一个突破。

例如“今朝老适意”这句话,不直接翻译为“今天很舒服”,而是直接打出“今朝老适意”——观众其实是看得懂的。在对原著删减舍取之后,人物关系变得不再那么复杂难懂,故事脉络却比期待中展现得更加清晰。

正如制作人马晨骋所说:

“复排版《繁花》经过对剧本的调整,对演员的调整,把上海人给演‘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故事情感也更为浓厚。”

这样的文本改编,弥补了原著“略繁絮”的短板,无疑是精致而成功的。

另一个突破是,小说《繁花》中有1560多处“不响”,如何妥善处理这种舞台沉默,又能让观众的情感在台上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间,于无声中喷薄而出。

马俊丰笑言,上海人的“不响”可谓千姿百态,足以写十卷百科全书。

对此,艺术总监张翔另辟蹊径,

“文化性和舞台性加上来后,观众会发现是一个有烟火气的传奇剧,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到这样一个程度。”

为此,舞台剧《繁花》大胆全程启用沪语方言进行表演,以细致入微的表达手法和出色的人物塑造,让一幅充满上海层层叠叠烟火气息的生活图景,在舞台上向观众徐徐展开,同时也不忘保留原作中平凡生活里流淌出的“诗意”。

制作人马晨骋接受采访说道:

“这一版《繁花》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在每一个版本中不同的上海籍演员在演绎同一个角色时所展现出的气质是全然不同的,好像面前又是一群新的上海人,尽管他们说的是同样的台词……大部分人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停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其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四十年的上海,那个时代的生活状态,恰恰是不太被大众所认知的。《繁花》展现了上海具有烟火气一面,更加真实,也更加令人感动。” 

据悉,舞台剧《繁花》全国巡演计划正在排布中,期待与更多的观众见面。


演出信息

上海站

时间:2019年6月27日至30日

地点:上海美琪大戏院

联合出品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五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原 著:金宇澄

编 剧:温方伊

导 演:马俊丰

制 作 人:马晨骋

艺术总监:张 翔


来源:周到